另一种学习


张妙阳

周六下午,我担任全港九角杯大学生辩论赛的评委,这比赛由香港浸会大学华语辩论社主办。这几年常常被邀请担任香港社会不同的语言比赛评委,发现香港类似的普通话比赛越来越多: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们都爱用普通话辩论,朗诵和演讲,在香港以粤语为主流的社会,的确是好事,除了训练普通话的表达外,还能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反应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

   看今天台上的大学生辩论起来,精彩绝伦,铿锵有声,辩论咄咄逼人,论据立论扎实,口才辩才了得 。我除了赞赏外,还有点感慨 忆起当年在儿时参加的新加坡各类语言比赛,时代变迁,而今人事皆非,俱往矣。。。。。现在只能坐在台下看孩子们唇枪舌剑,口沫横飞,为他们打个分数。

做个好玩的假设:如今若要我上台跟孩子们辩论,我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走到这个年岁,老早已不爱跟别人辩论,争个脸红耳赤,甚至在饭桌上,常碰到在我面前滔滔不绝展现自己观点的人,我一般只会附和几句,微笑以对,反不想跟对方朗声对招,侃侃而谈。在生活里,我是个有礼,说话不多的人,有人很不理解,问:“张老师,你在电台节目里,口才那么好,反应那么快,生活中竟然这么少说话,怎会这样?”。我回应地说:“话不在多,而在有力量。况且,很多话,都在节目里说了,无需重复,能做到安静地听别人说,把他人的话听进心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我不知道对方明白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