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的末日 1-5 (8)李沙娜如何把李纪周拉下水


 

 

           贪官的末日

                     王先金 主编

 

               1-5 走私霸主赖昌星 (8)

 

李沙娜如何把李纪周拉下水

 

                   涉嫌非法所得600多万

  今年47岁的李沙娜看上去很苍老,一头长发编成一根蓬松的辫子垂在脑后。她在法庭上供述,她原是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民警,与李纪周有特殊关系后,梁耀华把她安排到梁的新英豪公司工作,梁开给她的条件是给她房子、车子,再加上公司10%的干股,月薪一万。梁很关照这个特殊人物,有一次说她带病工作,一次性奖励她100万元。李供认,梁总共给了她现金人民币200万元、港币100万元,此外,李沙娜到香港定居后,梁给了她300万元港币让她买房。在公司里,李沙娜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其刚到公司工作时,遇上公司的一批车在蛇口被扣,李沙娜即打电话向李纪周求援,在李纪周的过问下,这批走私货物得以顺利过关。                        李 纪 周

                贪官痛悔找情人

  2001年10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纪周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个很有前途的高官是怎么沦落为阶下囚的呢?

  据悉,在李纪周被移交检察机关,进入司法程序后,传出一份李纪周的“悔罪书”,李在其中写道:“我在1990年下放广州公安局带职锻炼其间,与广州市公安局女干警李沙娜接触很多,时间长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我思想不坚定堕入情网,这段关系保持了一段时间。我是有妇之夫,这本身就不道德。后来又因为她而乱用职权,干预下面办案,最后造成梁耀华的‘新英豪公司’走私得逞,而我犯下了严重的渎职之罪。”                  李沙 娜

李沙娜被判有期徒刑10年

    2002年12月1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将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拉下水的梁耀华走私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本案主犯被告人梁耀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从犯被告人李沙娜(女)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40万元;扣押被告人梁耀华走私团伙的全部财物及作案工具,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法院经审理查明:自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间,被告人梁耀华纠合被告人李沙娜和同案人陆和志、古伟强、颜小青等人(均已被判刑或另案处理)结成走私团伙。在梁耀华的组织、策划、指挥、操纵和直接参与下,该团伙利用李沙娜与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的特殊关系,拉拢李纪周滥用职权为其实施走私向执法部门疏通、施压;并通过贿赂、腐蚀、串通海关、边防、公安等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其护私、放私。该走私团伙在梁耀华的组织、策划和指挥下,借以梁耀华为董事长、李沙娜为董事的广州新英豪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多次从香港组织进口汽车货源,采取串通海关人员假查扣,偷换货柜,对查扣执法部门进行疏通和施压,串通武警和刑警护送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管,将进口汽车从香港走私入境后销赃牟利。三年间,共走私入境各类型进口汽车262辆,偷逃应缴税额51324278元;其中,梁耀华组织、策划、指挥走私7次,走私偷逃应缴税额51324278元;李沙娜参与走私2次,走私偷逃应缴税额15397179元。

  法院在判决中认为,被告人梁耀华积极组织、策划、指挥该团伙的全部走私活动,走私偷逃应缴税额的数额特别巨大,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并肆意拉拢、贿赂腐蚀、串通国家工作人员为其走私犯罪活动向执法部门疏通、施压、护私、放私,影响极其恶劣,其所犯走私罪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被告人李沙娜受梁耀华指使,拉拢、串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向执法部门疏通、施压,为走私活动提供方便,其两次参与走私犯罪所偷逃的应缴数额特别巨大,在整个走私犯罪活动中起辅助作用,是从犯,依法应从轻处罚。

  对检察机关的指控,梁耀华在昨天的庭审中表示自己的公司是“总经理负责制”,所有的事情自己一概不知情;李沙娜则辩解说她在为梁耀华做事时,并不知道其做的是走私生意。

 

   开「红楼」密锁 破远华大案厦门锁王 八面威风

    “厦门锁王”陈杰明为中国中央政府“四二O”专案组查证轰动全国的厦门远华走私集团,打开保险柜,让专案组从保险柜里查获了走私分子大量的走私帐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9年8月23日,专案组决定查封远华集团总部“红楼”、大华景园别墅、塘边电子城、88层远华国际大厦筹备处等场所,搜集所有账册资料和印章等。由于赖昌星等头目及部分涉案人员早已闻风逃往海外,许多保险柜、密码箱等无法打开,给证据搜集工作带来困难。 

  据《文汇报》报道,正当专案组面对远华集团这些先进的保险柜感到为难之际,突然想起“厦门锁王”陈杰明。通过了解,知道陈杰明的父亲原在公安局工作,现在调市政府。陈杰明开锁20多年来,从无劣迹,纯粹是一个普通手艺人,与案件并无利害关系,还一度与“公安110联动”联系,便特意请他为专案组专门开走私分子留在“红楼”的各种保险柜和保险箱。 打开赖昌星集团数十个保险柜,让专案组查获大量走私账单 。

  第一天,陈杰明就为专案组打开了赖昌星走私集团留下的几十个保险柜,让专案组从保险柜里查获了走私分子大量的走私账单。

  陈杰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因小时候经常听到做公安工作的父亲说一些罪犯的故事,加上长时间从事这一职业,让他形成了一种职业的敏感,在替人开锁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比别人多留一个心眼。

  有一次,一个30来岁的男人来请他去位于湖滨南路的三江大厦开保险柜。来人带着陈杰明来到三江大厦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陈杰明见他熟门熟路,一楼的保安也与他打招呼,他开始并没往坏处想。当他刚把保险柜的密码锁打开,那个男人便嘱咐他,开锁的事千万别让人知道,要是楼下的保安问起就说是修锁的。陈杰明一听感到有点不对劲,心想,开自己的保险柜为何怕别人知道,里面肯定有内情。“啪”的一声,陈杰明把刚打开的保险柜又重新锁上。那个男人目瞪口呆,赶紧给陈杰明加价。陈杰明一口回绝说:“就是加一万元我也不想挣。” 

  后来陈杰明才知道,原来请他开锁的那个男人与朋友合伙开公司,欠了朋友7万多元,给朋友写了一张欠条,见朋友把欠条锁在保险柜里,于是趁朋友出差的时候请来陈杰明,想把自己的欠条偷偷取出来。

  陈杰明给自己订下了一条规矩:不论谁来请自己上门开锁,首先得问清是谁的锁,如果不是来人自己的锁,他绝对不开;要是银行的保险柜,一定要有出纳、会计、银行保安人员和一名副行长以上的银行官员在场,不然,他坚决不开,而且开锁后,还要在场的银行工作人员签字证明。

  由于陈杰明开锁技术过硬,名声也越来越响。1997年10月,厦门市公安局110联动也与他挂钩,让他成为110联动队员。刚成为110联动队员不久,他就随110“出警”了。那是1997年10月25日中午,陈杰明接到110出警电话,让他赶到厦门市禾祥西路去为一对自杀的母子开门锁。 

  原来,这对母子的母亲由于丈夫做生意挣了大钱,在外面有了外遇,经常夜不归宿,最后干脆与第三者同居。妻子想以死面对丈夫,然而,想到自己一死,正好成全了丈夫,又有些于心不甘。最后失去理智的她,打开家里的煤气罐,把不满六岁的儿子拉来陪自己一起自杀,想以此来报复丈夫。陈杰明赶到出事地点把门锁打开时,躺在床上的母子俩早已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母子俩才慢慢苏醒过来。 

  陈杰明不但为那些丢失钥匙的人提供了归家的方便,还协助公安机关破获过许多大案要案。然而,最让陈杰明感到风光的事,还是为中央“四二O”专案组查证轰动全国的厦门远华走私集团打开保险柜的经历。 

 

 

              赖昌星赖在加拿大

 

赖昌星很聪明,他逃跑不去别的国家,就是选择了“犯罪者的天堂”的加拿大。在那里他又找到了反华人士,做他的律师,为他辩护。因此,他在加拿大赖了9年后,获得了加拿大的临时工作签证。

赖昌星读书不多,悟性却很高。显然,一张临时工作的签证,给赖昌星带来了相当轻松的好感觉。此前一段时间,正值国内的歌唱家董文华在蛰居十年后复出,从而引发了媒体的大幅报道。对此,赖昌星回应了记者“你跟董文华的关系一度被传得纷纷扬扬,内情到底如何”的疑问。                       从左至右:律师、赖昌星、翻译

赖昌星说:“我自己没有文化,怎么可能跟董文华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也承认,和董文华确实是好朋友。那时候‘远华’有些项目开展,邀请她来演出……”

赖昌星是一个“赌徒”,他会为他的生存,做每一步的努力。这或许是他的律师教他的。赖昌星官司能打到今天,除了钱以外,他还找到了一个反华的“好律师”马塔斯。

赖昌星能在“犯罪者天堂”的加拿大永远赖下去吗?加拿大也将永远是“犯罪者天堂”吗?我想不会的,总有一天,他要被捉拿归案的。

有人说,赖昌星拿到了临时工作签证,让他高兴一下,人们不必愤怒。一个死刑犯,临走时,还要给他吃饱喝足,何况赖昌星。在等待最终命运来临之前,可以缓一口气,做点工作分分心,那就随他去吧。    (参见丁果/文 《赖昌星:赖在加拿大》)

 

 

              曾明娜为何回国

 

曾明娜1964年出生,是福建晋江青阳镇莲屿村曾传章的大女儿,那时她还叫“曾美好”。父亲曾传章靠一张脚踏机床做汽车配件起家,把曾家从泥土房搬到砖房,再到贴着瓷片、修着鱼池的宽敞大院。

那时的赖昌星是距离莲屿村4公里远烧厝村的一名汽配商人,开着一个不大的家庭作坊。由于文化低,他的生意总是赔本。他跑过供销、摆过地摊、开过鱼丸店,但总是血本无归,最后沦落到印黄色挂历而被公安局拘留。

1981年,曾传章通过媒人初见23岁的赖昌星时,对他留下了“老实”的好印象。曾明娜没有表示反对。当年,曾传章出了几千元主持两人成婚,曾明娜时年未满18岁。

婚后,赖昌星的生意还是只亏不赚。当曾传章借给这个女婿的钱达到六位数时,他开始怀疑当初的眼光并停止了这项无底洞般的资助。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曾明娜对自己婚姻的信心。她尽心侍奉老人,团结妯娌,还会刺绣和下田。族人都很喜欢这个“总是笑眯眯”的赖家媳妇。婚后次年,长子赖俊健出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再信奉“诚信致富”的赖昌星靠倒卖进口布料起家,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

赖昌星发现自己的腰包已远远超过喋喋不休的岳父时,他便每个月甩给曾家十万元作“零花钱”,并劝说岳父尽早结束那些一成不变的老式生意。

1986年,赖昌星到香港探亲(他大姐赖莲治70年代嫁到香港),爱上了这个城市。五年后,他携带妻儿移居香港,成为香港正式公民。1994年又以港商身份回厦门成立了“远华电子有限公司。

赖昌星“暴富”了,在莲屿村,“赖昌星岳父”逐渐成为曾传章最显赫的头衔。他先后捐建了幼儿园、小学、老人俱乐部和一个学术研究会,并结束了自己的生意;妻子蔡秀猛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被推举为晋江女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终日与富太太们为伍,攀龙附凤者众。

曾家的大儿子曾明育和小儿子曾明铁,此时在曾明娜的帮助下,相继进入远华公司担任要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远华走私活动渐趋巅峰,赖昌星将走私商品从原先的“电脑芯片”迅速扩张至植物油、石油、汽车、化工原料和通讯器材等敏感领域。远华总走私额高达530亿元。

1999年春节后,一封举报信到了中南海,4月20日,中央下令成立专案组严查,远华走私案暴光了。

1999年8月14日,赖昌星携带妻儿飞往加拿大的温哥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亡命生涯。

曾明育和曾明铁在赖昌星出逃后,也先后跑到了菲列宾。

曾传章的生活一夜骤变,他变得不修边幅,夫妇俩的起居饮食全靠亲友请的保姆照顾。他开始向亲友抱怨,是赖昌星连累了他的两个儿子。

一天傍晚,六名自称“4.20”专案组的人员走了进来,说要对曾传章夫妇隔离审查。直至两个月后,曾传章才又重新出现在莲屿村。

妻子因“窝藏罪”被判刑入狱一年半,曾传章开始了独居生活,还有比独居更可怕的是周遭的目光。

赖昌星走后,曾传章将家里楼房出租维持生活。他的身体开始恶化,他在考虑为曾家延续香火的事情。一些亲友建议涉案较浅的曾明铁回国自首,说他的情况最多判个五年。半信半疑的曾传章买了去菲列宾的机票。曾明铁听了父亲的安排,回国交代了情况,结果被判了十年。

一年多后,中国警方利用曾明育的女友赴菲列宾看望的机会,尾随并将曾明育抓捕归案,判他无期徒刑。曾传章觉得“完了”

由于长期的压抑、焦虑和孤独,2005年底,曾传章被诊断为肝癌,后于2006年4月做了手术。

2007年,小儿子曾明铁减刑回家,帮助曾明育就成了曾传章人生最后的任务。后来,曾传章的癌症竟神奇地痊愈了。这期间,曾传章夫妇在村外山坡发现一种草药,熬水喝下后竟有治癌功效。

2008年12月,曾传章写信给公安部,陈述夫妇二人年事已高且经济困顿,盼望有生之年能够与儿女团聚,请求国家网开一面,让儿子曾明育提前结束刑期回家。

上面派人传递信息:只要说服曾明娜回国,中国政府将让曾明育减刑,而且给予曾明娜宽大公正的待遇。此时,曾明娜已和赖昌星离婚四年。

于是有了:2009年5月3日,曾明娜带着23岁的小女儿回国了。当晚曾家在厦门吃了十来年第一顿团圆饭。席间,曾传章夫妇老泪纵横。三个月后,曾明育出狱。

    (摘自《曾家往事:兴也赖昌星 衰也赖昌星》叶伟民/文 《文摘旬刊》20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