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遣返维族人风波幕后


  日前,柬埔寨政府遣返偷渡入境的20名中国籍维族人,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些中国籍人员中有些人涉嫌刑事犯罪。柬外交部说,这些人都是在中国新疆骚乱事件后非法进入柬埔寨的,他们没有任何签证,另外还有两人目前下落不明。尽管事件处理都在情理之中,但西方媒体还是抓住机会炒作: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柬期间,感谢柬政府帮助将这些人遣返中国;同时中国向柬方提供总额12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在西方媒体的分析中,正是因为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以及巨额经济援助,才迫使柬政府作出遣返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为此辩解,中国对柬埔寨的帮助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联合国难民署试图登机阻拦

  截至目前,中国并没有给出有关这批维族人的详细情况。根据外电的报道,几个星期前,在传教士网络以及一些中国的基督徒秘密帮助下,这批卷入新疆“7-5”事件的维吾尔人偷渡至柬埔寨,随后向联合国难民署驻金边办事处申请避难。得悉这一情况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人涉嫌犯罪,并强调联合国难民机构不应该成为为罪犯提供避难所的天堂。

  柬埔寨外交部发言人坤恩说,中国为此事向柬外交部发出过照会,但具体内容不清楚。之前柬政府曾表示如果这些人符合难民要求,柬方可以拒绝中国要求遣返的请求,但是如果他们确实是罪犯的话,则会考虑遣返这些人。

  西方人权组织“国际特赦”则发表公开信,呼吁柬埔寨不要屈于中国的压力,交出这批寻求庇护的维族人。“国际特赦”组织亚太区负责人扎力菲在致柬内政部长沙肯寇的信中呼吁,柬应该确保22名在当地寻求庇护的维吾尔人得到公正对待。扎力菲在信中说,这些维吾尔人如果被遣返中国,可能会受到惩罚或者酷刑折磨等不人道的待遇。他还指出,如果柬埔寨遣返这些人而他们随后受到折磨,柬埔寨就违反了“难民公约”和“反酷刑公约”。

  而联合国难民署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显然不光彩。当这批维族人提出避难申请后,联合国难民署随即表示会展开面试,以决定这些维族人是否具备难民资格。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表示,该机构和柬政府正同这些维吾尔人进行接触,以确定他们的状况。

  当柬政府作出遣返决定后,联合国难民署和美国一样,批评柬埔寨屈从于压力。其发言人说,他们还没有完成对这些维吾尔人的难民资格评估,柬埔寨驱逐这些人的做法严重违反国际难民法。这位发言人还表示,他们已经做出很大努力,希望阻止这些维吾尔人被驱逐,还准备在机场民航区域阻挡柬当局的驱逐行动。不过可惜的是,这次遣返行动是在机场的军事区域进行的。

  西方质疑“经援换遣返”

  而最让西方大肆炒作的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柬期间,与柬埔寨签署14项协议,总值8.5亿美元,此时距柬方顶住国际压力、将20名维族人遣返仅仅过去两天。在西方看来,正是因为经济考量,柬方才作出如此决定。

  据披露,在中国提供的这些资金中,近半数将用于兴建一座新水电站的融资。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2008年赢得在柬埔寨西南部建设一座2.8亿美元水电站的合同。另外还有2亿美元资金将用于在湄公河和洞里萨河上建造的两座新桥;而剩余的资金将用于其他项目,包括修建全新的部长理事会大楼,以取代目前主要政府部门的破旧建筑。

  此外还有报道称,中国还希望就使用柬埔寨具有战略意义的西哈努克城深水港与柬方进行谈判,这是中国加强东南亚海上运输通道保障措施的一部分。西哈努克城距马六甲海峡东端非常接近。

  但实际上,早在维族人事件发生前,柬外交大臣贺南洪2009年10月就曾表示,中国将向柬埔寨提供8.53亿美元贷款用于促进该国经济发展,减少贫困。这些贷款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灌溉以及水利项目建设。

  贺南洪说,中国2009年向柬政府提议的11项工程提供5.93亿美元贷款,另外中国政府2008年还应柬埔寨政府要求为其5项工程提供2.6亿美元贷款,部分款项将用于投资建设柬埔寨靠近泰国和越南边境的道路,并扩展通往首都金边的现有线路。其中至少3000万美元用于扩大金边港的吞吐能力,满足洞里萨河码头货船日益增加的需求。柬埔寨政府渴望通过建设新的大坝和灌溉工程促进该国农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是柬埔寨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在该国投资已超过43亿美元。中国总理温家宝2006年访柬期间,承诺提供6亿美元贷款及援助金,这大致相当于其他国际捐助国(包括欧洲和日本)承诺2007年给予柬埔寨捐助的总和。

  2005年9月,中国政府还向柬埔寨赠送6艘海军巡逻艇,帮助柬埔寨政府打击毒品走私与贩卖人口行为。分析人士评论称,这表明北京渴望拓展中柬关系,使之超越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层面,朝着潜在的军事合作方向发展。

  西方在柬排斥中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柬方遣返维族人与中国向柬埔寨提供援助无关。“中国和柬埔寨一直保持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我们向柬埔寨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些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此前,柬首相洪森赞扬中国一直默默帮助柬埔寨,并且不设立附加条件,显示中国尊重柬埔寨。目前柬埔寨基础设施建设中,共有67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贷款和投资,用来发展水电站、道路重建及改善农业和旅游业等项目。

  相对照的是,世界银行也为柬埔寨居民拆迁及土地管理和相关行政计划援助2430万美元低息贷款,用于在柬24个省市中的11个省市制作和发放地契、土地测量和土地登记工作。但该援助不但设立附加条件,在执行过程中还引来多个援助国和合作伙伴的质疑,并担忧柬埔寨将引发更多土地纠纷事件。在西方人眼中,土地管理和行政计划就是柬埔寨的一大败笔。在这样的情形之下,2009年9月,洪森宣布即刻终止原定年底才结束的世界银行援助。

  中国在柬埔寨的影响日渐深远,已经引起西方国家的不满和警觉。2009年11月,日本-湄公河流域5国首脑会议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包括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日本决定未来3年对5国实施超过5000亿日元(约55亿美元)援助。

  日本对5国长期实施海外开发援助(ODA)政策,包括无偿资金援助和日元低息贷款两部分。按日本外务省公布的统计数字,5国在1990年代收到日本海外开发援助的金额在6亿至80亿美元不等,其中柬埔寨、老挝较少,泰国较多,缅甸军政府也获得近26亿美元援助。日本的援助主要用于建设学校、医院等,其中一部分援助指定要日本公司参与。

  美国的表现则更直接。美国欲强化与东盟关系,提出开发湄公河流域,但明确提出排除缅甸和中国。日本共同社日前引述多份外交资料称,美国向泰国、越南、柬埔寨与老挝提出建立新合作框架,希望在环境、教育、保健3个领域内就气候变化和艾滋病对策等问题展开合作。此前的“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等合作框架都包括中国和缅甸,但此次美国并未将中缅列入。此计划也得到日本的赞同。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09年出席东盟系列会议,与东盟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更预示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改前任布什政府忽视东盟的政策,传递出对这一地区安全和经济事务施加影响的强烈信号。美国更深地介入东盟事务的另一面,则是遏制中国在这一地区日益扩张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