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退出房地产不一定是件好事


央企退出房地产不一定是件好事

 国资委网站消息:楼3月19日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会议,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的央企15个工作日内制定退出方案。那么,这是一个什么养的信号呢?是积极的?还是象征性的?还是欲盖弥彰?还是动真格的?

两会给于房地产的压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们的温总理直言不讳地提及房地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房价趋高不下,给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压力,温总理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此事,于是有了各地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住建部也加大了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规模,央行加息,信贷收紧等一系列政策,基本思路是想把房地产业中的大水分子挤压出来,让它不会“水肿”,以免殃及经济大局。

地王不一定催生房价上升

    有人说,地王会催生房价上升,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这仅仅是一个表象,也是一个心理作用。无论什么时候,在一线城市中只要位置好,地王就会一定出现,房价根本上升是体制问题,不是市场问题。土地的招拍挂制度是地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制度约束如此,还能几何。

    看到房价上涨,但老百姓一直会认为,地王引起的,这是一个错觉。房价再低,也有地王出现,关键这个“地王”出现时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如果是建立在大众消费基础上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理解和认可的,但是逐利的动力,不会把这块肥肉丧失掉,于是政府与利益集团纷纷下手,认为地推高了地价,最后还名其名曰,我们经济一片大好,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在自欺欺人。

78家非主业央企推出,这仅仅是一个心理安慰

    央企、国企多了,78家不算什么?但为什么,就是这78家央企退出,就能让人心动神往呢?关键一点就是政府要做出表态,民意是要顾及的,是否是“做作秀”,表演一下,还要看看后续情况。

    本身退出的是一些非以房地产为主的央企,说实话,本身就不应该进入房地产业。暴利让他们成为了“过客”,但临时退出,并非真正扭转对房地产的热情。国资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先唬住别人的嘴,再慢慢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这78家央企,仅仅是冰山一角。

央企退出房地产不一定是件好事

    我们在经营管理中,经常这样说,一定要管好自己份内的事,建设好约束与激励的制度,平等竞争。这就是说,制度出现问题了,那央企开刀,这不是公平的。另外,前几年的央企,也确实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此时逼迫退出,也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当然,稳定的经济秩序不能考虑这些很多,但一路打压房地产,也会给未来的2011、2012年的房地产业、国民经济等,会造成重创,可能得不偿失。

    让央企退出,不是上策。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和约束“拿地称王”,如果让其退出,那这些真正有实力的央企会自然减少开发任务,造成商品房供应再次短缺,新一轮房价飙升为期不远,且正在酝酿中。

再次土改,合理竞争依然是解决房价过高的根本途径

    土地供应制度再次改革提升,加大商品房土地供应量,在土地招投标制度方面做有效进一步改革,让公益与利益在平等竞争下兼顾,加大过程监管力度,营造健康和谐氛围,是调控房地产的关键点,这于央企退出没有直接关联。

    对房地产我们主张:做实事,做真事;真做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