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成因辨析及治理建议
现在的腐败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事,官员们依靠权力就可以轻松获利,这是社会不公平的最具体表现。而西方国家则利用民意鼓吹是我们的法制不健全,对权力没有节制导致腐败盛行。但是,为什么以前的中国共产党不腐败而现在的腐败了?所以总结腐败的原因要仔细思考不能让美国人瞎忽悠。
分析腐败的原因还是要遵照以前的方法论,还要归因于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机制,外因是对权力的管制。我们还是要承认邓小平的政治水平远远不如毛泽东,因为邓小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不抓政治,缺乏思想意识,国家腐败盛行则GDP在高也没用。报价为国如果官民一心,那什么敌人都不可怕。而官员腐败则官民离心,那有在高的GDP也一样会打败。清朝就是官民离心才失败的;宋朝也是因为腐败而丧失战斗力;明朝也是腐败才让民众不将国家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而不抵抗。官员腐败是最容易失掉民心,最容易让民众认为国家利益与自己无关。因此对腐败治理是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讲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虽然话语简单,但道理却是几千年的政治经验的积累。改革开放了,实行市场经济,以及“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口号,知道民众努力创造物质财富,对于激励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却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实际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改观了。改革开放也有其副作用,那就是腐败慢慢蔓延开来成为普遍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没有吸取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也就是不重视道德经的言论所造成。一切以经济为指标,只要达到目标就奖励表扬,当然人们就会不择手段的增加财富。在这期间,社会公德、良心就慢慢的丧失。而市场经济发展中小商小贩慢慢的富裕了,那些领工资的官员们收入则不能同步。在一切以经济指标为指导的社会里,官员们也会考虑自己的收入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合。相信自己能力不差的官员们就会利用一切的机会为自己创造财富。而官员们手中的资源就是“权力”,这些原来人民赋予的权利本来遵照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在错误指导方针政策下,权力就成为了置换物质财富的良好工具。无论是贷款、购买资源土地、还是政策便利、…….权力都可以有转换成为物质财富的空间。这是宏观管理上的缺陷,是内因。贵难得之货,有标榜富裕光荣,当然社会的民心就会转变。此内因之一。
另外,经济标的为指标的刺激奖励制度并会就那么容易让人们一下子丧失本性,很多的共产党员还是记得他们入党的宣誓,还是惦记着人民的利益的。可是为了尽可能的批判四人帮,所揭露的内幕不顾一切(影响),导致了很多基层党员,对党的信仰产生怀疑。而近一步摧毁共产党员信仰的事所谓的“六四”运动。党内野心家利用权力挑唆民众游行示威,目的是为了夺取绝对的权利,而人民是不知情的,这样的胡闹有进一步的摧毁的党员和民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旦理想破灭,那么人们生下来的就只有实行自助。自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积累财富,因为钱是可以换得一切的商品和服务的。“一切向钱看”就成为了新的生活宗旨。理想的丧失,导致官员们行为的短期化。短期化的行为时指官员们为了前次啊不惜牺牲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这是腐败的第二个内因。还有一个腐败的内因不方便说,以后再讲。
腐败的外因是那些原来受打击的领导干部,平反解放了。他们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也经历过盛衰,深知权力过期作废的原则。他们认为在大的社会风潮下(经济指标为上),适当的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并不过分,这就是初始的腐败。享受到权力好处的官员们,为了让权力实施起来更加的畅快,开始酝酿集权。原来的集体决策制,党委集体决策制彻底失效。随着而来的就是“一把手制度”的实行。一把手制度,美其名曰为了效率。但也变相的为腐败提供了便利。因为一切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就失去了监督机制。下面的人就要仰领导的脸色办事,下面干部的提升也是领导说了算。这就导致卖官卖官丑恶现象的产生。而买卖官员资格虽让一小撮官员获得私人利益,但随便提官却早就了大量的食禄阶层,这无疑给国家长远发展添置包袱。一旦国家遭遇困难,难以支付众多公务员的工资时,国家将方寸大乱,国将不国。而上行下效,领导们靠权力获利。小的官员们也利用手中的权利换取自己的利益。如工程发包、贷款、升学、升职、……等等嗾使可以换取利益的价码。这是腐败外因之一。
腐败的外因之二是政府对于打击腐败的力度不够。考虑到大家都是官员,惺惺相惜,官员们对于各别暴露的腐败官员采取轻判轻罚的措施。很多犯罪官员都获得轻判或从轻发落。赏罚不明就导致官员不惜犯错。另外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促使中国变质也鼓励腐败,他们设置了众多的措施保护腐败官员,使得腐败官员有了安全的避风港。可以获利而且前景的风险并不是很大,这就等于变相的鼓励腐败。
由于上层原来没有治理腐败的意愿,使得社会腐败盛行。在大量腐败的情况下,如果清廉的干部则不易生存,他们会遭受打击排挤。而实际上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发展,有良心的人还是很多,恶性腐败还是极少数的。只是环境让大部分的官员不得不随大流。因此腐败的治理要着重于机制,也就是引导。在附加以严厉的惩治措施。也就是说为了治理,不让腐败发展,就要措施严厉。对于发现的腐败官员要压力惩罚。而且要着力于惩治现行犯罪,对于以前因大势腐败的则不宜深究。目的就是表明发展路向,引导官员风气朝纯正方向扭转。俗语讲“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治理腐败不宜追求短期效应而要着力长远效应。对于官员的引导在机制上容易实行,那就是品行不好的官员不给他们升迁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所有的官员升迁必须按制度来实行,还是按以前的组织考察法执行比较好。如果每个系统或美国单位都是领导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官员的升迁,那么腐败是无法遏制的!而解决腐败内因则更难,需要树立好的目标使着成为人们新的信仰。
现在在机制上有效的抑制腐败的措施是,确定腐败被处理的官员,除刑法、经济处罚外要累及子孙,有这样经历的人的后代限制他们成为官员。如果将这样的措施制度化,很多的官员都会为了自己子女的前途而放弃贪腐。因为本来官员们的能力就是出色的,他们的子女在未来也会有很好的前途,如果因为他们的父母腐败而以后遭受歧视,那么官员们腐败则要三思。而且大多数官员的腐败也是为了子女考虑才腐败的,有这样的长效惩罚措施,估计官员们会有所振动。
腐败的成因及治理建议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