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白宫腐案并不仅是书记个人的腐败
---说说公权力不受制约与监督所酿成的恶果
编者按:2010年2月9日,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判死缓新闻登上国内各大网站头条。
判决书说,张治安,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报复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于法于理,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犯打击报复陷害罪,令举报人致死;犯受贿罪,修建豪华“白宫”,全国影响恶劣;一串罪行,应处于极刑立即执行,以警告天下腐官不可滥用公权搞打击报复,有利于端正党风政风,有利于执政党反腐败。
可是,为什么一审仅仅死缓二,而且只以受贿判处死刑,没有以打击报复陷害举报人致死判处死刑?其判决实在不解。
一、阜阳,张治安何牛B 看简历观宣判
张治安简历:
出生:1962年
籍贯:安徽省颍上县
1986年,张治安先后任谢桥乡武装部长和谢桥乡乡长,后任新成立的谢桥镇镇长;
1995年,年仅33岁的张治安,成了谢桥镇党委书记;
1997年,被提拔为颍上县副县长,同年调任颍泉区代区长;
2001年,任颍泉区区委书记;
2008年,6月5日被联合调查组带走。
判决书说,法庭查明1994年至2007年,张治安利用其担任安徽省颍上县副县长、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等职务便利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30个单位或个人在承揽工程、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52次索取或收受有关人员钱款折合人民币359万余元。2007年8月,张治安为报复举报其违法违纪问题的阜阳市安曙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李国福,编造举报李国福存在经济犯罪等问题的信件,指使时任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汪成借用该信件,指令下属人员立案侦办,并以贪污、受贿等罪名对李国福逮捕和提起公诉,还指使汪成安排办案人员对李国福的妻子袁爱平、女婿张俊豪以帮助毁灭证据罪、贪污罪和窝藏罪提起公诉。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收到起诉书后自缢身亡。后检察机关对袁爱平、张俊豪作出撤诉等处理。
判决书说,张治安,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报复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月8日,由芜湖市中院宣布一审判决结果后,张治安情绪失控,把放在自己面前的话筒碰倒了,并且当即吼了起来:这些指控全是假的,我的律师是指定的,我要重新请律师,花再多的钱都行,我一定让家人请个好律师!我没有受贿,如果受贿了,判死刑我都愿意,我要和他们拼了……
多家媒体记者发起质问,公开审理的案件,为何记者都不能进入现场旁听?。法院推辞,
旁听证早就发完了。但受害人家属却悄悄对记者说:里面还有空位子!。除了两位被芜湖中院请去的媒体记者进入庭审现场外,其余30多家媒体的记者都被拒之门外。
二、阜阳,不断盛产贪官 扬名四海内外
阜阳,地处皖西北,是春秋时期政治军事家管仲的故里,商朝未年政治军事谋略家姜子牙,三國時期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林七賢之一嵇康的桑梓,诞生了鲍叔牙、甘罗、吕蒙等历史名人。人们总结为春秋战国“三子”(老子、庄子、管子)、魏晋“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名神医华佗,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然而在近年来,却因阜阳不断“盛产”贪官,名扬四海内外。
统计数字表明截2005年止,阜阳有两名省、部级、八名市委常委、十一位厅级腐官落马。还发生震惊全国的研究生亓培玉被追落水致死案,危害全国的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物价局长为教育乱收费而辞职事件、贩卖假药案等等。有人戏称,阜阳几乎每年要发生一到两起“轰动全国”的大案件,成为“新闻富矿区”。
阜阳从省、部级王怀忠、王昭耀,到地市级市长李和中、肖作新,县区级颍东区两任书记韩希鹏、赵光席,亳州市书记李兴民、蒙城县三任书记王保民、孙克杰、孙孔文,阜南县书记殷光立,颍上县书记张华琪,阜阳市书记王汉卿,副市长傅红杰等落马,初步查实受贿和不明财产总额达 4000多万元。
安徽阜阳地区颍上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人均收入全省倒数第一。然而县委书记张华琪,竟然贪污受贿600多万。查明有120多名副科级干部行贿,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和机关。
三、白宫,举报人离奇死 腐官竟然不倒
2008年,3月13日,多次进京举报阜阳市颍泉区豪华办公楼“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址位于阜阳)死亡。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国福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
新闻: 阜阳“白宫”举报人看守所自缢前后
(网址:http://view.news.qq.com/a/20080623/000027.htm)
李国福举报信《数千农民在流泪万亩良田被糟蹋》中,列举了张治安的数条罪状,头条罪状是:张治安自2001年至今开始搞圈地开发,把阜城西北颍泉办事处的6个行政村7000余亩的肥沃土地分成3块,把周棚镇至阜阳沿路两旁5000亩土地搞所谓的循环经济园。这些土地均无任何审批手续。
李国福列举的第二条罪状是:“张把原区委、区政府卖给开发商,并拆除一个小学建成美国白宫样式的新大楼,耗资巨大”。
2007年1月,《农村农业农民》杂志以“安徽贫困区建豪华办公楼,日本人来修小学危房”为主题曝光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均对颍泉区豪华办公楼进行了报道。阜阳市颍泉区豪华办公楼“白宫”的主人,张治安依然没有在这次媒体的狂轰中“倒下”。新的区办公楼于2003年投入使用,而其在附近兴建的生态园、皖西北商贸城也被称为“效益明显”。
张治安安然无恙,稳坐“钓鱼台”,并一手遮天,将举报人李国福置于死地,在《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于4月22日经中国青年报独家披露,引起广泛影响后,还敢对下属威胁、恐吓和调查当事人家属。可见全国的新闻媒体和网民的监督,何其难也。
新闻: 阜阳区委书记张治安未因“白宫”倒下
(地址http://view.news.qq.com/a/20080623/000039.htm)
四、阜阳,独特政治生态 贪官层出不穷
阜阳市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张族势力鼎盛,光在颍上县担任副县级以上官员多达10人,均在要害部门。
据原颍上县委书记张华琪腐案浮出行贿官员队伍,张华琪判决书上,如确认张家4人参与行贿事实。张志勇(先后任八里河镇镇长、书记),张志刚(曾任汤店镇党委书记),姜辉(先后任南照镇镇长、书记和颍上县副县长),以及张治安(谢桥镇党委书记)向张华琪行贿当上副县长,其中张志勇和张志刚是张治安的堂弟,姜辉是张治安的妹夫。在张华琪庭审过程中,张治安行贿10万元买官,却能轻而易举改为张华琪索贿,张华琪在法庭上不服辨解说:“请你们问问我的前任,也可以问问我的后任,在颍上有哪一任县委书记敢向张家索贿?”足见张治安家族在颍上在阜阳的能量巨大。
看看颍上县委书记张华琪的供词: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四个春节收受下属送来的“过节费”居然超过百万元;一次调整干部收益100多万元;生病一次收到40多万元;主导全县干部调整的县委常委会成了“常为贿”、“卖官场”。 颍上县共有31个乡镇,向张华琪行贿过的乡镇达到100%。
2005年,阜阳中院腐案窝案揭开,阜阳中院副院长王建民、朱亚,中院执行庭长王春友、副庭长尚杰,经济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和平,经济审判第二庭庭长董炳旭、副庭长薛懿,刑一庭庭长巫继成,刑二庭副庭长李先义,等等,涉案人员10余人。
2006年,阜阳中院又爆出窝案,尚军、刘家义、张自民三任院长相继落马,连续主政阜阳中院十几年,而且涉嫌的主要犯罪事实也都发生在担任院长期间。张自民是在任上案发,尚军担任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不足三个月就案发,而刘家义在阜阳市政协副主席位上还不到一年。
王怀忠提拔起来的阜阳公安局局长付洪杰,当年为取悦王怀忠,竟然说:“市长,我这个公安局长没头脑,你咋说我咋干。”后来王怀忠出事,付洪杰畏罪自杀;阜阳市国家安全局局长闪步轩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阜阳市公安局副局长种永纪,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阜阳市交警支队长韩明亭,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
阜阳贪官几乎成了阜阳特产,其腐化过程也形成了独特的阜阳模式。
五、阜阳,2003-2006年十大贪官落马榜
(1)2003年,阜阳市原市长萧作新和其妻(劳动保障局局长)因贪污3000万元人民币,分别被判处死刑与无期徒刑。
(2)2003年12月9日,安徽省原政法委副书记、曾担任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李和中,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3)2003年12月29日,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被二审判处死刑。在担任副省长之前,王怀忠是阜阳市委书记。
(4)2004年12月,阜阳市委原秘书长张华琪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及其妻姚舒皊受贿一案终审判决,判处张华琪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5)2005年8月3日,原阜阳市公安局副局长种永纪涉嫌受贿、贪污、私藏枪支弹药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公开宣判,种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6)2005年8月19日,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王昭耀被免除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并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王昭耀在调任合肥之前是阜阳市委书记。
(7)2005年12月9日,原阜阳市政协秘书长徐波贪污受贿案宣判,受贿136万的徐波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8)2005年10月1日,安徽省政府宣布免去尚军的省卫生厅副厅长职务。此前尚军担任阜阳市委副书记,到合肥任职不到半年。
(9)2005年,阜阳中院两名副院长王建民、朱亚,十余名庭长、副庭长涉嫌受贿,悉数被判刑。
(10)2006年8月底,曾经担任阜阳中院院长的尚军(女)、刘家义、张自民,因涉嫌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分别被安徽省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终结,移送安徽省的安庆市、滁州市、六安市三地检察院审查起诉。
来源人民网:http://news.people.com.cn/GB/37454/37461/4967529.html
六、警惕,张治安类腐败,并非单人腐败
张治安案,被认为是舆论监督在中国反贪史上的又一次胜利。纵观该案始终,先是被形容为“白宫”的颍泉区政府办公楼被媒体曝光,有关部门调查无果,张竟然平安渡过危机;之后,张治安老部下李国福举报其贪腐,被抓,进而在狱中死亡;媒体持续跟进报道,“颍上张家”浮出水面,张治安本人最终落马。
事件的真实逻辑并非如此简单。张治安从案发到发酵直至其落马,实为多方博弈的结果。其中,官员之间的利用、倾轧最为诡异,也最为关键,而其中折射出我国在权力制衡上、公权力监督上、举报人保护上、官场上买官卖官等制度性缺陷,则尤其值得反思与改革的。
我们解析张案就会发现,张治安的腐案,其实不是单个人的腐败,周围有滋生败的土壤气候,背后形成推进腐败的圈子,站立着许多腐败的同盟军。
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在为官仕途上,当年从谢桥镇党委书记向原县委书记张华琪行贿当上副县长,张治安行贿10万元买官,却能轻而易举地让案件定性改变为是张华琪索贿,难怪张华琪案发后在法庭上不服气地辨解说:“请你们问问我的前任,也可以问问我的后任,在颍上有哪一任县委书记敢向张家索贿?”
阜阳市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张族势力鼎盛,光在颍上县担任副县级以上官员多达10人,均在要害部门,显赫家族,即便是行贿的事实确凿无疑,也丝毫撼动不了他在阜阳和颍泉的根基。张治安在领导眼中是“能干事”的人。阜阳市委曾提名他做副市长,因为行贿劣迹被省里否决,可以重用,不能提拔。足见张治安的整个家族,在颍上、在阜阳、在安徽官场上的能量是巨大。
为什么2007年阜阳区委书记张治安,并未因“白宫”事件曝露丢官,那怕是全国网民愤怒,那怕是包括央视等国家级媒体高调曝光评点,结果都无法轰倒张治安。
看看安徽阜阳颍泉区的一把手张治安,所犯下的罪行是触目惊心,可是并非由书记一个人能全部完成。许多地方党政一把手权力太大、太集中,又缺乏民主监督机制,让心术不正的掌权,就成为地方“土皇帝”,在充满权术和权力斗争的环境,离开心腹、亲信难成事,干坏事需要大批干将与马仔效忠。如阜阳市政府秘书肖华截留举报信转交给被举报者张治安,成为了实施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导火索;而颍泉区检察长汪成在张治安打击报复举报人事件上,从被迫到积极迎合,最终成为张治安的整人工具;而颍泉区政协主席与张治安则相互倾轧,结果与张一同落马,成了“白宫”案官场怪剧不可或缺的配角;而在一串腐败官员的名单,引人注目的是有6名处级干部、10名科级干部向张治安行贿买官……这一切均构成一支庞大的腐败团队。
事实证明:无论是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的窝案,还是湖南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的窝案; 或是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受贿窝案,或是湖北襄樊市委书记孙楚寅的受贿窝案,或是湖北麻城市委书记邓新生的受贿窝案,或是河南郑州市委书记王有杰的受贿窝案,或是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区委书记张森兴的受贿窝案,等等均牵涉到大批的高官与一把手。
事实证明:当腐败主角是地方上书记时,这时的腐败必定成为团伙腐败、团队腐败,形成共同运作的腐败恶势力。因为,书记代表着地方上最高的长官,代表着地方上党和政府代言人,周围就必然有许多死心塌地跟随着,并效忠的官员群体队伍,这样的一支腐败合唱团队就势力强大,往往可以在地方上呼风唤雨,制造出山蹦地裂的祸害百姓事端来!
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7日下午3时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提问时说,几十年的政治生涯懂得,一个是贪污腐败问题,一个是物价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
阜阳白宫案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检察机关的反面典型。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崔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称,此案的深刻教训是:我们的各级检察长,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盲从某一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区分开。
为什么地方上的公检法司、纪检宣传机关部门在打击报复举报人时竟然会步调一致、助纣为虐?这算是一种最轻的说法,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盲从某一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等同起来的恶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涌现一批所谓以言治罪的打击报复冤假错案,罪名就是“诽谤”领导案,“诽谤”政府案,如(1)福建莆田 “诽谤领导”案;(2)安徽五河“诽谤领导”案;(3)重庆彭水“诽谤领导”案;(4)山东高唐“诽谤领导”案;(5)山西稷山“诽谤领导”案;(6)河南孟州“诽谤领导”案;(7)山东济南“红钻诽谤”案;(8)海南儋州“诽谤领导”案;(9)陕西志丹“诽谤领导”案;(10)辽宁西丰“诽谤领导”案;(11)河南灵宝“诽谤政府”案;(12)内蒙古东胜“诽谤政府”案;(13)四川遂宁“诽谤领导”案等,那一个以言治罪的打击报复冤案,没有地方上高官滥用国家公器的影子?!
从一系列以言治罪的打击报复文字狱案例,虽然具体情节各有特色,但是特征明显:一是公众对地方党委、政府主要官员的评价、议论和监督的权利被彻底剥夺。无论公众采取合法正常的途径发表意见,还是被迫采取非正常途径发表意见;无论这些意见是基本正确还是有所偏颇;只要是对官员进行了批评,都会被官员视为“诽谤”,当事人无不遭遇到制裁,遭遇牢狱之灾,有的甚至还拉出去游街示众;二是公共权力成为官员压迫群众的工具。国家机器如公安、国安、检察、法院等,党委或喉舌部门如纪委、监察、宣传、电视、报纸等,原本是人民大众的公器,却成了地方上贪腐官员垂手而得、任意操纵的私器,置于国家法律不顾,按权贵意图实施对举报或提出意见的公民,进行逮捕法办,连本属于自诉案件,也随意变为公诉案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是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的;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是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然而一些地方官员,却是置若罔闻,私用和滥用公权力,只要公民的举报和批评的信件或文章,触痛了权贵的神经,就可以随意开动国家机器,加上个莫须有的诽谤罪名;在权贵眼里,公民批评、举报党委政府官员,就必须比纪委、检察院还要百分之百的准确,如果有差异、或有误,就是败坏党委政府名声,就是攻击诽谤领导,就必须强行教训“刁民”,直到投入监狱才心甘。
“以言治罪”,一般由地方上一二把手操控制造的。一把手,官不算大,却威镇一方,不可侵犯,对敢于举报批评自己,坚决不惜一切手段进行打击;一把手,权倾一方,一声令下,一呼百应,公检法司,雷厉风行,千里追捕,即刻侦破,立即起诉,立马审判。总而言之,以权代法,滥用公权,地方一把手任意想胡作非为,不会有任何阻力。
地方一把手,拥有巨大的权力资源。改革开放以来,过度放权,目前体制无形之中在不断纵容制造“文字狱”官员,使后来者更加有恃无恐。如重庆诽谤案当权者,平调了事;山西诽谤案,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注,批转到山西处理却没有下文;而福建莆田的诽谤案、安徽五河的诽谤案、山东济南的诽谤案、河南孟州的诽谤案、海南儋州的诽谤案、陕西志丹的诽谤案、辽宁西丰的诽谤案等,尽管都得到全国民众与新闻媒体的一致声讨,但是共和国就是缺乏自我启动纠正机制,缺乏严厉制裁滥用公权、制造“以言治罪”主谋者机制,“文字狱”冤案受害者,就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更是没有给予说法了。
目前体制最大缺陷,就是无法对地方滥用公权力的主要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与制约,造成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民众监督更难”的态势,由此不断酿成滋生现代土皇帝的土壤,导致各地接二连三地出现以言治罪的原因。
令共和国主人们感到困惑的是,对一再发生的“文字狱”,听不到上级司法机关的强音,听不到各级人大的强音,只看到地方上的官员接二连三的猖狂无忌。
不受监督的公权力,失控的权力下,不但直接酿就官场上买官卖官的腐风恶浪,而且权倾一方的当权者将权力当成了工具,迫使下属成为权力肆意妄为的帮凶,不仅滥用权力打造一支腐败的官场团队,还会演绎出一幕幕群魔乱舞怪剧。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指出,“文字狱”的不断产生,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亵渎,是对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否定。
海南法学院副教授王琳,一针见血指出,之所以公安司法机关,会为了某些地方官员而不惜动用国家暴力机器,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公安司法机关事实上成为地方党政官员的“私家机器”。
如果一旦人民共和国的执法机关---国家机器,沦落为地方官员---地方土皇帝“私家机器”的话,那么,远在北京的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中央政府又无力给予一一纠正的话;这不是共和国民主与法治建设上的灾难与悲哀,又是什么?
附新闻:
阜阳白宫案配角曝光 原检察长成原书记整人工具
安徽阜阳仿白宫办公楼
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
颍泉区原检察长汪成(左)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右)
报复陷害举报人致其自杀的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在春节前被判死缓。但作为地方一把手的张治安,其所犯罪行,并非一个人就能完成。市政府秘书截留举报信转交给被举报者张治安,成为了张报复举报人的导火索。而前检察长在张治安报复举报人一事上,从被迫到“积极迎合”,最终成了张治安的整人工具。而前区政协主席与张治安则相互倾轧,结果与张一同落马。他们是“白宫”案这出官场怪剧不可或缺的配角。
配角一
颍泉区原检察长汪成
作为张治安“报复陷害举报人李国福”案的同案犯,颍泉区原检察长汪成与张一起出庭听判,审判过程中,与始终站立的张治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汪成多数时间伏案呆坐,一脸愁苦。
以“报复陷害罪”被判刑六年的汪成,被不少当地官员认为颇为“冤枉”。
汪成与李国福并无恩怨。在整个案件中,他被认为是张治安的一个“马仔”,正是由于其滥用检察权,违背事实和法律办案,使一级检察机关沦为报复陷害李国福的工具。
然而,由于张治安时任区委书记,汪成是区检察院检察长,因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现象,人们通常理解为汪成系身不由己、被迫所为。对此,起诉书中也有所体现,如认为张汪二人应划分“主从犯”。并提到“张治安在得知李国福案进展不大时,严厉斥责汪成并以撤免其检察长职务、卡其单位经费相威胁”。
然而,法院认为,汪成虽然在犯罪之初系受张治安指使,但后来逐步转化为“积极迎合,行为主动”。“故张治安、汪成在共同犯罪中均起重要作用,不分主从。”
关于汪成在该案中“积极迎合、行为主动”,判决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在李国福被关押期间,由于身患重病,看守所曾向汪成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结果汪成不同意。李国福后来在绝望中自杀,死前已双目失明。
汪成是张治安的老家颍上县人,曾是该县当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仅有的几人之一。2005年,汪成从颍上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位置调至颍泉区检察院任正职。按照汪成妻子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说法,汪成虽然曾跟张是老乡和同学,但在到颍泉任职之前,他与颍上“张家”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自从任颍泉区检察院检察长后,汪成即被视为“张治安的人”。
配角二
阜阳市政府前秘书肖华
如果当初肖华不是将李国福的举报信转交给张治安,那么给李国福一家带来灾祸、也导致十余名干部落马的这场风暴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如果说汪成身陷李国福案尚有无奈的话,那么阜阳市政府的前秘书肖华卷入该案则让阜阳不少干部感到匪夷所思。
外界通常认为,张治安案的转折点,始于举报人李国福之死。然而,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根据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事件真正的起点,其实来自肖华转交的一封举报信。
判决书如此描述李国福案的起因:2007年8月份,时任中共阜阳颍泉区区委书记的张治安收到阜阳市人民政府秘书肖华截留的一封关于其受贿、卖官、违法乱纪的举报信,被告人张治安根据举报信内容,分析判定举报人就是李国福,遂产生报复李国福的念头。
上述内容表明,如果当初肖华不是将李国福的举报信转交给张治安本人,那么给李国福一家带来灾祸、也导致十余名干部落马的这场风暴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举报信被转到被举报人手里,已经不足为奇。不过阜阳政界一位人士不能理解的是,作为市领导的秘书,擅自截留寄给市领导的挂号举报信,并转给与其没有行政关系的被举报人,这在官场并不多见。事实上,保证将给领导的信呈交给领导本人且不外传,是秘书的基本分内职责。
配角三
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
赵德才与张治安虽然官场暗战不断,但双方都不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但是,随着李国福自杀之后的事件逐渐升级,两人的命运,也终非自己所能掌控。
在张治安案判决书中,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的名字曾以证人身份被两次提到。同时,赵也是所有作证者当中,唯一被判刑者,尽管他与张治安之间并未发现有权钱交易。
赵德才与张治安的关系极为微妙。赵年长张治安11岁,曾在张的老家颍上县为官多年,33岁即任副县长,后于张治安之前到颍泉区担任副区长、副书记,在张治安调颍泉区任职后,赵德才任颍泉区政协主席,提拔为正处级。
赵德才一度被视为张治安“心腹”,事实上,张治安在颍泉区的主要政绩之一,是开发建设了皖西北商贸城,而赵德才则是商贸城指挥部指挥长。办案人员后来查实,商贸城项目是张治安重要的受贿平台。
根据赵德才的证言,商贸城无论大小事情都必须向张治安汇报,经过张治安的同意方可实施。后经检察机关查实,赵德才本人亦在商贸城项目中受贿十余万元。
尽管不知两人因何生隙,但有迹象表明,张赵二人的“蜜月”很快结束,且反目成仇。事实上,收到李国福的举报信后,张治安坚信其是受人指使。而他“整”李国福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找出“幕后黑手”。而李国福临死前写给张治安的“悔过书”中,曾提到其“被人利用、听了别人的离间计和教唆”。不过,他并未点明“别人”究竟是谁。
张治安父亲张家顺在2008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将矛头直指赵德才,认为张治安工作中得罪了赵,赵因此在背后告张治安的状。有知情者称,张治安在看守所中,还曾向人打听赵德才在外面是否还在“活动”。
配角四
向张治安送钱的买官者们
一位阜阳当地官员认为,张治安案中,下属官员给他送钱只是一种姿态,主要目的是向张治安表忠,表明自己成为“张治安的人”。
张治安虽以“报复陷害”李国福案发,但法院最终对其处以重刑的主要法律依据,却在于其受贿360万元。在行贿人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一批官员。在张案中,共有6名处级干部、10名科级干部因对张治安行贿被免职。原颍泉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文礼即为其一。
根据周文礼本人证言,2002年5月,周文礼到张治安办公室提出想担任国土资源局颍泉分局长一职,并送其2万元人民币。2003年春节后,周又到张办公室送其1万元。后来,周文礼被任命为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来源:《南方周末》《钱江晚报》《腾讯网》
网址:http://news.qq.com/a/20100226/001313.htm
附:安徽白宫案
■2007年8月份,阜阳市人民政府秘书肖华将李国福写给市长孙云飞的举报信截留并转给张治安。
■2007年8月26日,李国福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李国福妻子、女婿也分别被抓。
■2007年10月12日,李国福被批捕。
■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在监狱内自缢身亡。
■2008年4月,中国青年报率先报道李国福死亡案。
■2008年5月,张俊豪一审以受贿罪被颍泉区法院判刑一年六个月。
■2008年6月,张治安、汪成被安徽省联合调查组带走调查,次月被逮捕。
■2009年3月,张治安被取保候审。5月再次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2009年4月,张俊豪因检方不予起诉而获自由。
■2009年9月,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因受贿58.8万元被判刑8年。
■2010年2月8日,张治安因受贿罪、报复陷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汪成因报复陷害罪一审被判刑6年。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1-16 | 云南省委书记高严外逃启示什么?(图)
2009-10-30 | 群众自发庆贺县委书记双规,说明了啥? !(组图)
2009-10-16 | 改革开放“十大诽谤”案首,沉冤13载未平,症结何在? (组图)
2009-04-24 | 福建:“猪哥”书记倒了 举报获刑六年诽谤罪名沉冤未平
2009-04-17 | 看“猪哥勇”风流韵事 评“猪哥勇”社会危害(组图)
2009-03-29 | 龚远明 难以站立的举报者
2009-03-11 | 美女毁了荆福生(图)
2009-03-07 | 从卖官书记田忠贪数千万连夜转移7箱现金想起
2009-03-06 | 长春卖官书记贪了2261万 曾连夜转移7箱现金
2009-01-19 | 中国广播网:县委书记成腐败重灾区 警惕权力异化的"问题书记"
2009-12-30 | 为什么社会竟然容不下一个王帅?
2009-12-22 | “腐败门”与“举报门”---举报人的渴望
2009-10-02 | 工人日报社一直关注莆田“诽谤门”(组图)
2009-08-08 | 面对群众举报组织调查不能语焉不详
2009-07-29 | 《半月谈》:拿什么净化官场政治生态?
2009-07-19 | 时代需要有良知的人 站出来维护公平正义
2009-06-24 | 为何会举报火爆----百姓万般无奈的选择
2009-03-29 | “10个举报人9个遭报复”的思考(图)
2009-11-04 | 罗彩霞案背后牵出权力基层监控难题
2009-09-06 | 高官涉黑,势必和平演变政权易帜
2009-08-15 | 重庆:打黑公安、司法局长,涉黑腐败
2009-07-17 | 严晓玲案发帖网友被拘 警方:记者无权求证
2009-07-04 | 湖北石首群体事件性说明什么?(图 )
2009-05-08 | 冒名顶替罗彩霞是权力的集体沦陷(图)
2009-05-01 | “猪哥官”为何总能成功欺男霸女,边腐边提?(图)
2009-03-04 | 从陕西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被情妇团联名所告倒想到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