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 你的定位恰当吗
价值中国网原创作者:周志立
前注:我们这里所讲的成本,是广义上的成本,可以理解为与收入相关的支出,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费用和一般意义上的成本。
一、问题的提出:
成本管理到什么程度才是适当的、有效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些企业看起来各方面都很阔,在常人看来甚至到了浪费的程度,但效益却出奇的好;有些企业处处讲求节约,小到一张纸一滴水,但效益却不咋理想。节约出效益,这是常理,可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二、成本管理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较小成本与较大收入辨析
1、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效益的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的标准在于产出与投入的比最大化。
在不考虑税金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你投入1元购入的股票,最终卖得0.9元,就亏0.1元,效益为负,成本利润率为-0.1/1=-10%。而如果你花98元购入的股票,最终卖得100元,就赚2元,成本利润率为2/98=2.04%。这是个简单的例子,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成本的最小化,并不意味着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引申开来,我们把效益最大化的评判标准“产出与投入的比最大化”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要以较少的投入,换得较大的产出。
2、以最小投入换得最大产出的理念,存在误导误导成本管理的倾向
我们所讲的较小、较大与最小、最大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以最小投入换得最大产出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的思维,使许多人一谈起效益和成本,就想到要使劲压缩成本,结果弄得是该花钱的地方没有花钱从而搞不出效益来,不该花钱的地方浪费了钱从而得到负效益)。另外,以最小投入换得最大产出的理念,是绝对理想化的,啥是最大产出?啥是最小投入?它在根本上缺乏评判标准,所以实施起来就很困难。如果我们把成本压缩到0,从理论上讲是最小化了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
3、较小投入(或较小成本)与较大产出(或较大收入)的评判标准
我们把成本值与自身的比视作1,产出与成本的比越是大于1,就越是逼近“以较小成本换得较大产出”这一目标。
4、成本压缩的做法有错吗?
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就成本压缩本身而言,并不存在错误。从理论上讲,成本压缩了,收入不发生变化,结果必然是带来效益。但事情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有谁能够保证成本压缩后,收入不发生变化呢?如果成本压缩了10%,收入也减少10%,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好了。但如果成本压缩10%,收入减少11%,这时候成本压缩就出毛病了,压缩的结果是效益下降。
所以,如果成本压缩不影响收入变动,或影响收入下降的幅度小于成本压缩的幅度,这样的压缩会带来效益的正向增长;如果成本压缩影响到收入更大幅度的下降,带来的将是效益的负向增长。
换言之,对浪费的压缩是合理的,对正常成本的压缩是得不偿失的。
5、较小成本较大收入,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成本管理思路:追加成本(包括成本项目上此增彼减的调整)的情况下,如果成本上升比例低于收入上升比例,同样可以带来正向的效益增长,这中办法往往比压缩成本更有效。
比如***单位,针对职工思想涣散的状况,决定用教育的方式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凝聚力。这无疑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包括外聘讲师、印制张贴标语、新增考试费用等,项目共需费用投入10万元。但一年下来,职工思想面貌焕然一新,从而带动了各部门、各个岗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市场也壮大起来了,收入较上年增长3倍(当然其中不光是教育的功劳,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账算下来,显然是追加成本更有效更有利可图。
三、成本管理的定位原则:
1、管到小处不如管好大处。
我们还是回到文章开头,在连一张纸都节约了的情况下,为什么效益反而更差?我们说这恰恰是问题的症结。
我要强调的是: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如果你还没有把大的浪费管好,那我奉劝你不要去管小的成本,以免抓了芝麻,漏掉了西瓜。如果你已经花了大钱,也奉劝你不要在乎小钱,以避免小钱省下了,大钱白花了的局面发生。
节约一张纸是看得见的,而许多浪费是无形的。无形的浪费往往更大甚至是致命的,无形的浪费比有形的浪费更值得你去管理。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总是每况愈下,这是无形的浪费;一个企业从原料购进到产品完工,各种部件存量总是参差不齐从而要不断地停工待料,这也是无形的浪费;库存中总是存在着不需用的物资,这是无形的浪费;你无法为你的员工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这也是无形的浪费……诸如此类的问题长久积淀,如果你不管不问,而去问一张纸的问题,那么,你的成本管理定位无疑是大错而特错了。
2、成本管理要在服从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创新思维
企业的战略目标始终第一,成本管理目标要服从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成本管理无疑会站得更高一些,看的更远一些。脱离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单纯地谈成本管理是徒劳的,严重的时候会扭曲、阻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成本管理才不仅仅局限于成本压缩。只要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只要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那么,成本压缩、成本额度总体不变而成本项目投入上此增彼减、增加必要的投入等,均成为成本管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成本管理不再单一和单调无味,它赋予成本管理管理人员想象的空间、全面分析成本效用的职责。
注:本文被转载情况:
豆丁网,网址http://www.docin.com/p-50447758.html
道客巴巴,网址:www.doc88.com/p-06519326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