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的环境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古老年代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发黑陈旧的大理石),成了世界灵异爱好者的天堂,不仅孕育了《哈利波特》,也是破解《达·芬奇密码》(罗斯林教堂)的必经之路。《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作者柯南·道尔也出生于爱丁堡,也许灵异小说看多了,尤其夜间,维京人血统的姑娘和小伙们,煞白失血颜色的面孔、浓重的烟熏妆,再配上白色晚礼服,走在爱丁堡冬日潮湿、阴冷、黑暗的街上,那种感觉是毛骨悚然的、但是会有极强的吸引力。有点像《倩女幽魂》或《聊斋》中书生不能自拔的心情。凌晨再看古堡,朝霞映在古堡上出现五彩斑斓的颜色,而这绚丽的美瞬间又恢复成神秘和惊悚状。
爱丁堡不大,约50万左右人口,相比北京(1300万左右)和上海(1600万左右)可以说人丁稀少,最繁华的大街是王子大街,一条被水沟改造的大街,我想原先应该是古堡的护城河,填上土种了很多花草,被英国人评价为‘最漂亮的大街’,爱丁堡古堡是英国第一任国王的城堡(比温莎堡建的更早),在英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城市分老城区和新城区,即使新城区也只是比老城区晚两百年左右,卡尔顿山把新旧城区分成两部分,山上有古观象台,可以俯瞰整个爱丁堡,本地有一种天然的大理石,被就地取材盖楼,但石头发黑(天气原因造成)给人鬼城的感觉,新城区的街道是‘横七竖八’的样子,横着七条主要街道,竖着八条辅助街道,这样宽阔的街道在欧洲很少见,让苏格兰人引以为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美国还是乡村时,英国已是高楼大厦”。
(爱丁堡的古城堡)
老城堡地势险要,三面都是悬崖,易守难攻,导游把车停在唯一上山的坡道边,很佩服导游的‘坡起‘水平,几把轮就把红色旅行车(很长)几乎是平移到格子线以内,英国寸土寸金,违章停车罚款很重,即使没有超时,也停在规定区域,但如果没有做到四轮都在格子线中依然会被罚款,这和我在法国、意大利看到的情况有很大差异,那边的汽车停车时不允许拉手刹,每个车子的前后保险杠伤痕累累,亲眼见到一个法国大叔,前拱拱、后拱拱,把一辆小车愣是停在一个不可思议的小间距里,甚至前车的再前车都未能幸免,这时远远看见爱丁堡的警察在抄车牌,这里的警察真够累的,先看轮子是否在规定的地区,然后计算车窗上贴着的停车票是否超时。
爱丁堡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它比英格兰的利兹城堡早200多年,比温莎城堡早400多年,比德国的海德堡城堡更是早600多年。若论其古韵,显然都不如它。从古代战争的意义上说,爱丁堡无疑是最坚固最险要也最难攻克的堡垒。它筑于一个海拔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顶上,一面斜坡,三面悬崖,只要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便固若金汤,敌军纵有千军万马,对它都无可奈何。这也是其它古城堡难以匹敌的。最让苏格兰人自豪的,是它在政治和文化上的位置。古城堡门口有两个石像,是苏格兰的民族英雄,脚下是吊桥,一旦吊桥拉起,这个古城就是四面水桶式的防护,即使这样,城堡主人还是不放心,吊桥后便的城门里,有一个非常沉重,下边带着剑齿的吊门,以及城墙上经典的射箭口,站在城墙上,山崖下的旧城区清晰可见,城堡的门厅有一门巨型大炮被很多人围观,这门炮从1861年至今每天午时的一点钟‘打炮报时’,这里边还有一个小插曲,英格兰人曾经嘲笑苏格兰人‘抠门’,因为在12响报时方式中,只有‘一点’报时最省钱,如果这个故事是这个意思,那么讲故事的人一定是英格兰人,其实苏格兰人很聪明,按照子午线计时方式,在午后一点太阳正好照射到这个区域打炮,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版本,那么八成是苏格兰人。
古堡分三个部分,军营、宝物、监狱。最先参观的是苏格兰军队历史博物馆,各种兵种的发展历史以图文实物方式展现,其中最著名的是龙骑兵,目前已经演变成装甲部队,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缴获很多战利品,缴获的法国军旗、日军军旗正被炫耀的展示,苏格兰军队历史展中还有童子军身影,我和老公挑选了苏格兰军帽戴上,导游耐心的把帽子戴正,原来徽章应该在侧面。
(童子军)
古堡深处藏着三件英国宝贝。皇冠、权杖和幸运石,这个镶满宝石的皇冠是现任英女王1953年加冕时戴的皇冠,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一部由憨豆先生主演的《憨豆特派员》,憨豆先生扮演的乌龙情报员006乔尼阻止大盗偷取女王皇冠情景,电影中的皇冠就是爱丁堡的藏品皇冠,也是英国皇家最值钱、最有历史意义的皇冠,皇冠正中镶嵌巨大的钻石,四周是五彩斑斓的宝石,每块宝石都价值连城,我在温莎城堡买了一个缩小一倍比例的复制品王冠,上边虽然不是宝石,但是仿制的很像,玫瑰色金丝绒由金灿灿的黄金(假的)冠座固定,冠座上是五颜六色的宝石,在我众多世界纪念品中最显眼。权杖上也是宝石钻石很多,在世人眼力最值钱的两件宝物并不是藏品中价值最高的,一个普通的大石头被放置在展区最显眼地方,这就是挑起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多年战争的‘命运之石’,是英国第一任国王登基时压着宝座的石头,有这块石头压着宝座,预示江山稳固的意思,皇冠和权杖可以重新打造,而人们心目中 ‘稳固江山’的神石只有一块,有点像中国清朝的‘龙脉’一词,会有众多清军把手,其实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山,1296年‘命运之石’曾被英格兰抢走,现任女王为了维护英伦的和平,主动把这三样宝贝送还苏格兰首都爱丁堡保存,只有在特大活动庆典时才借用。
古堡有一个监狱,主要关押皇室成员或者重要犯人,监狱异常坚固,电影上看的越狱挖通道的场景,在这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巨大特有的苏格兰石头非常坚固,监狱被设在很深的地低下,里边的水牢和囚室依然保存,楼上住着把守监狱的士兵,即使住在上面的士兵,被子也都是发霉的味道,爱丁堡的潮湿阴冷的气候,以及监狱的恶劣环境,我想犯人一定在这里生不如死,残酷的皇权抢夺,让中外很多皇朝手足相争,父子反目,真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堡外边的主道被各种纪念品商店包围,苏格兰服饰专卖店成了游客必经场所,苏格兰格子被演绎成了无数形式图案,每种图案都代表一个显赫家族,苏格兰中央银行和法院相邻,一名吹苏克兰风笛的男子身穿绿格子图案的短裙,一边吹着悠扬的曲调,一边跳着民族舞蹈,《勇敢的心》装束的武士手持利剑和盾牌、脸上纹着苏格兰旗子,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在这里穿裙子的男人随处可见,一对经典苏格兰变异格式耳环,一个吹风笛的穿格子群的小熊都成了我的收藏。突然冒出很多警察,一群头上绑着白色布条(写着反战标语)的队伍走过,警察们习惯的手扶了一下配枪,看了一下游行的人并无过激反应,游行队伍一过,负责这个界面的警察又三三两两的散去巡街去了,导游说,英国人特别爱游行,工会罢工游行、反战游行、反歧视游行等层出不穷,走出老城区,爱丁堡大学一大片校区很吸引眼球,苏格兰极其重视教育。
路边除了艺术品、纪念品的小店生意兴隆,再其次就是咖啡馆人满为患,虽然是冬天,坐在大街上喝咖啡的人也很多,在这种旅游城市很难找到中餐馆,我们只好在咖啡店解决温饱,而这种特色旅游方式也正中下怀,每人要了不同口味的饮料,浓郁香味的苏格兰咖啡最受欢迎,咖啡店迎合各地游客研制独特的甜点,有我们习惯的(冷)冰淇淋蛋糕,还有在国内很少见的(热)冰淇淋蛋糕,大家闲聊的话题是中西文化差异,导游在英国生活十多年了,亲身感受了当地文化,大部分华人仍然是本族通婚,而当地人也不愿意找外族人结婚,英国人还是从骨子里看不起华人,四川籍导游曾经给一个英国男朋友妈妈送去亲手包的汤圆,但是这个鬼子未来婆婆居然问她包汤圆时洗手了吗?这段未成实事的异国婚姻无疾而终。导游指着一间教堂问我们,“你们说上帝在西方人眼里到底是什么?咖啡”(一家教堂因经营不善改成咖啡厅),回想起国内紫禁城中的星巴克遭到很多国人非议,认为这个地方不应该经营西方的咖啡,在国内,国人是敏感的,是爱国的,在英国,每个人都无所谓,但是他们的宗教信仰好像又特别强烈,很奇怪的现象。
又有一批游行队伍在汇集,好像是东欧移民反对种族歧视,警察也在不断增援,每个人都荷枪实弹,我们看热闹的聊起警察装备,防弹服、钢盔、护具、高压水枪、催泪瓦斯,好家伙,电视上演的在这里都能看见,女警身材真高大,我站在边上像个未成年的小孩,终于看见膀大腰圆的同类了,哈哈。登上卡尔顿山,整个爱丁堡尽收眼底,山顶上有古观象台和巨大的罗马柱遗址,眺望远处是新城区和福斯湾,另一边是旧城区,西下的阳光洒在新城区的屋顶上,恍惚早上看到的朝霞,导游提醒我们快拍照,估计下午四点天就要黑了。两家当地人带了一堆洋娃娃(五个孩子),最大的五六岁,最小的在襁褓之中,每个都灿烂的笑脸看着我们这几个稀有的东方人,一对新婚情侣盛装出现在卡尔顿山,男子身穿苏格兰民族服装,当然是格子群,女士是白色婚纱,当地习俗是结婚前在这里拍照,而且结婚的费用是女士提供,西方习俗和东方正好相反,我们是新婚之夜闹洞房,西方人是结婚之前男女分别和男伴、女伴狂欢,以此方式告别自由的单身生活。
(睡的多甜)
回酒店收拾行李,以前出国很少买东西,这次疯了,四双鞋子、五件衣服、两个包包、一块手表,N件化妆品,超好吃的麦片,数不清的冰箱贴,以及送各类朋友的礼物,我真的破产了,哈哈,箱子快要爆炸了,节省空间突然想起后海酒吧中搞的赴澳行前准备活动,当时有经验的留学生曾经演示过如何行李打包,我把鞋里塞满冰箱贴和化妆品,包包里都塞上衣服,所有包装盒全部扔掉,老公和女儿佩服的五体投地,直呼“天哪”,行李收拾好还有今天最后一个项目,和《哈利波特》作者罗琳面谈。一出酒店正好赶上一堆新娘女朋友婚前聚会,这时天色已黑,依然是煞白失血颜色的面孔、浓重的烟熏妆,再配上白色晚礼服,哈哈,天黑了,全城的鬼复活了。
GREYFRIARS BOBBY`S BAR是当地一个非常普通的酒吧,房顶上有苏格兰交叉的蓝底白旗,酒吧因一只狗而闻名于这个城市,传说狗主人死了,而狗每天在酒吧门口依然等待着主人,狗后来也没有出现,人们怀疑狗也死了,为了纪念这只狗,把酒吧重新起名和立碑,后来《哈里波特》在这里诞生,使酒吧闻名世界,至今酒保还保留着罗琳写作时的桌椅,我们很有幸的占据了这块地盘,家庭妇女的罗琳,每天到酒吧创作,就坐在酒吧前台边上的座位,这个座位到晚上21:00时会被拆掉改成演奏的小舞台,这个很穷的家庭妇女孕育了《哈利波特》,一跃成为富人排行榜中的一员,据说现在已是富过英女皇,坐在这张桌子很容易看清楚酒吧所有的人,酒吧昏暗,每个桌子上只点亮一盏烛光,喝醉的人有的傻笑、有的狂躁、有的高谈阔论,甚至异想天开,很有定力的李先生也微醉的失态,说了我最狠老板的一句话“我现在可以退出江湖,花钱享受,但是我不能让跟我的弟兄们以后没有着落,所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现在工作都是为了我的员工呀”,好像老板们都是这样英雄式的想法,其实地球离了谁都转,哈哈,别让我老板知道,不难想象哈里波特出生在这里,肯定会有很多怪诞的事情发生,当地的威士忌酒很出名,我们品尝了几种当地人的最爱,其中一种苏格兰黑啤酒里有鹿雪,也没啥味道,主菜还是鳕鱼、土豆条和沙拉,英国人晚餐不会做别的。
晚上21:00我们换到旁边的桌子上,罗琳的桌子被改成小舞台,一个话筒、两个音箱,几把吉他,酒吧立刻欢腾起来,微醉的我们一起高呼,女儿未成年也被醉爹妈劝酒,笑问“孙悟空的金轱辘棒和哈里波特的魔法棒谁更厉害?”罗琳坐在旁边笑而不语,哈利波特神奇的魔法棒带着她飞跃到。。。。我的双眼已经迷离,似梦似醒不知身在何处,脑海中不停闪着画面,我七岁带头举着火把钻北京房山的防空洞情景(从小的外号是孙大胆),十三岁恶搞坐在四川峨眉山附近残破的坟窟中(男生都怕我),二十出头在北京三里屯酒吧逞强喝酒抽烟的样子(当时认为很前卫),数年岁月后已是经常说教的大姐大(被众人称为老师),还经常是异乡玩世不恭的游者,唯独不是现在的我,酒精驱使不由得傻笑,老公和孩子陪我一起疯玩真好,我现在比罗琳疯狂,仿佛坐着扫帚又回到拉斯维加斯,旁边站着未成年的女儿,依旧疯狂的打老虎机,玩21点,尝试不同的人生真有趣,记得一个朋友说,国外人‘生活’,国内人‘活着’,其实‘活着’再‘生活’才知道什么叫幸福,而‘生活’的人让他们‘活着’被称之为下地狱活受罪,很哲学吧?回国再对付活着的艰辛,再迎接高考的残酷现实,此时是忘我的,幸福的。这时酒吧的音乐更加震天响,我们逃离现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