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工资化”是婚姻走向破灭的根源


参加过七届中国政协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张晓梅今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新的议案之一就是:“女性家务劳动工资化”最近在网上热炒,说什么的都有,各抒己见。但是,网民说的大都是瞎子摸象,没有说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说都是片面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持“家务劳动工资化”观点的人,他们是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太少或者就是不了解,或者就是不懂中国文化。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追求物质利益,金钱第一,有钱就有一切等等错误观点的影响,衍生出了“家务劳动工资化”的观点是非常可怕的。首先: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受2500多年的孔孟文化的影响,造就了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或者说婚姻家庭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企业中,夫妇双方都是大股东,“男主外,女主内”或者是“男主内,女主外”都是存在的,这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所谓谁的地位高或者谁的地位低的差别。如果婚姻都“女性家务劳动工资货币化”了,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产物,老婆在家,丈夫发工资,好像是对老婆价值和尊严的体现,其实不然,其结果很可能将来就会演变成“老婆不生孩子了,或者说谁给的钱多,就给谁生孩子”,这就是“女性家务劳动工资货币化了”所造成的恶果。我们这个社会不就乱了吗?所以,女性家务劳动工资化”的观点是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或者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崇尚物质,也崇尚西方文化,他们不了解或者不懂西方文化是:“经纬分明”的文化,其表现形式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或者说,“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因为西方人例如美国,他们的文化本来就没有根,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祖宗的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崇尚的是自由文化,他们基本上不谈感情、友谊或者说他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以金钱的多少来决定的,或者说就是只有“利益和金钱”没有感情和友情,因此,老公给老婆发工资是可以行的通的,他们认为婚姻就是男女在一起,各取索求,一旦老公不给老婆发工资了,他们也就分手了,因为他们平时都是AA制,其结合和分手就非常的简单。相互之间没有埋怨抱怨和指责,离婚之后照样在一起吃饭或者聊天,在外人也很难让人感觉不到他们曾经是夫妻。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婚姻家庭式的文化,在我们中国社会,崇尚的是孔孟之道的“仁爱”文化,“人情和谐的文化”,是孔孟文化,礼仪之邦,他崇尚的是“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不是二,二不是一,一中有二,二中有一,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国式文化。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段话所说的内容是这样的。孟子去拜见梁惠王,当时,梁惠王刚刚打了败仗,被迫迁都,儿子也被迫做了人质,所以,想要马上使国家强大起来,并且要复仇,他急于得到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的人才,所以,见到孟子之后,直截了当地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国家,一定能有办法使我的国家得到实利吧?”儒者绝不像纵横家那样违背自己的原则去搞什么曲线救国,而是直来直去,坚持原则,所以,孟子回答说:“君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得到实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我们觉得,难道讲“实利”不好吗?没有利的事谁愿意做呀?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求利的好处,却不知道求利的坏处。  如何讲究道义呢?孟子说:“只要君王按照仁义去做就可以了,君王讲究无私仁爱,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百姓也就会懂得仁爱,只要人们有了仁爱之心,也就不会抛弃他们的亲人,家庭也就必然和睦,家庭和睦也就能保证人口的生养、安心地劳作,能保证人口的生养就能保证劳动力和兵员的充足,能保证安心劳作就能保证衣食的供应,实利也就在其中了。国君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官员和百姓也就能知道这些,人们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就不会把君王抛在脑后而不顾了,国家也就可以安全了。”最后,孟子总结说:“君王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了,何必非要把得到实利放在第一位,用实利去满足自己、诱惑官员和百姓呢?”我们也可以据此说,用利来诱惑而来的人,必然因为利的诱惑而去;用利笼络人,当见到更大的利的时候也就会背叛;不懂得仁义的人,为了实利可以无所不为,最终结果是害人害己。所以儒学不排斥实利,但是,必须要符合道义才能去取得。。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也讲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的意思就是“君子但知公义,小人但知私利。小人所知之利,不只在钱财,一切有利于己者,皆必为之。君子小人,一言难辨,此以公义私利说其总则而已。 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所以如果在我们国家,丈夫给妻子发工资,这就是“利的 ”体现,完全违背了了孔孟的仁义、道义。

作者:山东省红太阳保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东方财富论坛主持人,亚洲财富讲师:李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