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则的引导
“法莫如显。”两千多年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就给现代企业管理指明了一个方向。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企业也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让员工清楚地了解相关制度的内容,使其成为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用规则来引导员工的行为,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进而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现在很多的企业,新员工入职,首先就是把公司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那么企业的制度怎么去设计它,有哪些制度?把企业的规章制度,如果做一个分类的话,一般性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层面,然后作业流程是一个层面,企业宪章会是一个层面。
一般性的规章制度。它是企业公开宣布的群体行为规则,是对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告诉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具体地说,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是调节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资本所有者、员工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有了制度,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规章制度没有告知,那么作业流程就告诉我们怎么去做。所以流程比一般规章制度的层面会更高一些。
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就是作业的规范和步骤,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检查企业的作业流程里有没有缺损。如果流程里有缺损的话,就会出问题。第二,检查有没有冗余,多余的。我们发现,很多的开发商经常说,过五关,斩六将,其实说的就是繁复的审批工程。比如说,要开发一个地方的土地,要盖到几百个公章,真的就管住了吗?并没有,审批的环节越多,财富的流失就越多。第三,前后顺序是不是变了。就是不多也不少,但是前后顺序变了,也是会有问题的。比方说,有些企业的财务制度就是这样,先给老板批示,但是因为老板有时候很忙,或者不是很细心,所以基本上就通过了。接下来财务把关的时候,就会出现很为难的境况,他觉着这个不合理,但是老板又批了,何苦得罪这个人呢?照批。其实在请款之前,可能老板会先批,但是回来之后财务人员,先要有一个把关的,要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错乱。所以企业的游戏规则,要查一下有没有冗余,有没有错了,改善业务流程就意味着提高效率。
企业的宪章。企业宪章是企业游戏规则的所有基本制度,或者说是企业的宪法。大部分的企业现在还是缺少宪法,这个时候,任何一项制度,包括财务制度其实都是盲目的,人力资源制度也是盲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宪章对企业运作的理念和基本原则,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人力资源制度就不知道怎么去做。比方说,人力资源制度里规定,不培养人的人不予提拔,那员工的晋升就很难去解决,这个指标是没有办法设立的。那么,当有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之后,人力资源制度就会规定,培养一个三星级的,培养两个三星级的,或者培养一个四星级的,会达到什么样一个水平,他就有了基本的依据,所以企业宪章是很重要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约束行为、促进规范的一味良药。有了这味良药,企业才不会出岔子。所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天条”,企业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接受惩罚。但是“天条”能否起到预期中的效应,关键在于员工遵循与否,这就涉及心智方面的问题了。
心智:心智的改变
至今,世界上有1/3的人口信仰基督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原因在于统一的信仰。对于企业而言,给予员工统一信仰的就是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没有真正的统一理念,带来的将是“投名状”之伤。
《投名状》作为一档贺岁大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清末时期的悲壮故事。清军与太平天国天军战争中,清军山字营的幸存首领庞青云避难进入一个村子,在那结识了土匪赵二虎和姜午阳。后来在庞青云的鼓动下,三人一起投靠清军,并纳投名状结兄弟契约。但是,多次出生入死后,庞和赵的意见越来越不合。在太平天国政权覆灭后,赵的鲁莽作风使庞在朝廷争斗中受到压力,庞设计杀死了赵。午阳天真以为兄弟不和是因为两人争夺女人而起,在得知真相后,与庞同归于尽。
是什么让兄弟反目成仇,使得当初的约法三章也无济于事。是价值观的冲突,是理念的不同,是心智的改变。所谓“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兄弟的观念不同,即使是一纸契约也无法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就好比夫妻之间,如果道不同最后必然要分家。可见,心智在契约之上。
对于企业而言,纳投名状式的心理契约只能解决企业草创的“基本温饱问题”,却不能解决主要成员之间价值观冲突的根源性问题,更不能解决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所有问题。企业不会停滞在契约层面,这是企业发展的本性决定的。作为企业领导者,要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注入新文化理念,并不断对企业主要成员进行培训再教育。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归同价值观,从“投名状”式的心理契约层面上的统一,上升到企业文化层面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