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脁(tiǎo)楼:临风怀谢公


谢脁(tiǎo)楼:临风怀谢公
---------------
谢脁楼,位于安徽宣城,是一座文化名楼。
谢朓任宣城太守期间,醉心宛陵山水,筑室陵阳,称作高斋。他吟啸自若,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唐初,宣州人为缅怀谢朓,在高斋旧址新建此楼,这就是今天的谢朓楼。
唐代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李白特别推崇谢朓清新秀逸的文风,将谢朓引为千古知己。
李白一生只佩服谢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名篇,也是对谢脁楼的绝佳见证。这里的小谢,便是谢眺。
诗因景生、楼以诗传,谢朓北楼从此扬名天下。
把酒临风,敬亭烟云心头起,谢李诗魂入梦来。
 

歌声,也是战斗力
----------------
唱歌,多是娱乐休闲。然而在惨烈的战场上,歌声也能发挥想象不到的作用,最著名的当然是“四面楚歌”的故事。
项羽在垓下安营扎寨,粮食快吃完了,刘邦大军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项羽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慷慨悲歌,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亦自刎于江边。
聪明刘邦,采用心理战术,瓦解了项羽军队的士气。
有时,歌声也是战斗力,善于运用它,亦能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