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的涅槃


        新浪财经的一篇文章言及银监会对房地产商通过信托中介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进行严防死堵的思路,表明决策层和管理层面对房地产严格治理的信心和决心。

        为何总是房地产受到全国关注?为何总是房地产业遭到打压?

         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自从房地产从计划福利分房时代过度到货币交易时代,房地产品作为商品成为市场自由交易中相对透明的一个市场。从而引来大量民间社会资本进入。中国在经济转型初始,需要民间投资去推动经济的发展。那是一个国退民进的最好时代。国家依托人口红利和城市化历史进程,以商品房为核心进行重工业化的资源配置。从而为就业率的持续稳定奠定基础。于是钢厂、水泥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建材市场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能源工业也不断增长。。。。。。中国就业指数不断稳定攀升。中国GDP增长成为世界之冠,中国经济奇迹得到世界肯定。

        在过去20年的历史进程中,城市进程的加速成就了房地产业天之骄子的地位。银行业也通过预售制度大规模进入房地产市场,从而更加助长了房地产喧宾夺主的骄狂气焰。房地产成为快速暴富阶层的聚集地,成为市场话语权的先锋,成为意见领袖最多的产业。从任志强、潘石屹到王石等等,他们的言论几乎曾经左右着市场的风向。这是不健康的。因为中国不只有房地产。

        应该说,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房地产的发展过快导致价格失控却是违背市场发展规律的。房地产业对资源的占用过大,为远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失衡埋下伏笔。中国需要新的产业结构,来构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逐渐摆脱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绑架,尤其是对中国金融的绑架,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当然,这个摆脱,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抉择,是个产业涅槃。

        从温总今年的言辞,到各部委的联合行动,都显示出高层对房地产业坚决治理的决心和信心。房地产业的“民生”理念超越就业理念,从而成为转向的关键。当然,这个转向不是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回到和谐,共生的轨道上去。

        土地财政的格局存在重大变化。这是房地产业未来的最大变局。一旦地方政府的考核基准发生改变,不是以GDP的数量为主要标尺,而是以民生为标尺,那么,房地产的健康有序发展必将成为历史潮流。房地产业将从全面时代退守到局部区域,将从一线城市退守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小城镇。这就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巨大转变基因。

         中国产业格局转变的基础战略布局已经做好。从低碳经济,到高速铁路,到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国家级别的大投资口径已经打开。消费的持续旺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跟进,中小企业获得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催生新型产业链等等,基本可以在未来10年的发展中对冲房地产业规模萎缩带来的GDP下滑威胁。再加之廉租公房的更大规模的实质性出台。中国房地产业的檀变基本成为定局。中国房地产业的涅槃后的新生将更加和谐健康。

        中国重工业基础地位将从量化到质化转变。房地产业理所当然需要从量化到质化转变。这才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