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安检能否三思而后行?
赵红军
问题:上海的法院安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上海市民进入法院也开始搞起了安检?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大门坐北面南。左面的大门是所谓的“免检通道”,通行的主要对象是律师和法院里的工作人员,而右边的通道则是必检通道,针对的是所有前来办事上的民众。不管前来的民众是进行法律咨询的,还是办理相关业务的,抑或是前来法院旁听审判的,只要你想进入法院的大楼,都必须先在右门前面的柜台上履行安检手续,先扫描你的身份证、驾驶证或者护照等,在得到一张打印单据后,你才能进入了安检通道。安检通道的旁边竖着一张告示,上面的内容与机场安检柜台前面的告示如出一辙,什么样的物品可以携带,什么样的物品不能携带,要求顾客听从指示,拒不听从的可以直接实施强制措施云云。
机场为什么安检?乃是由于飞机是在高空飞行的,乘客所带的物品在高空情况下的反应可能影响飞行安全,因为即使是1%少数乘客的危险举动也很可能断送整个机组和其他乘客的生命和安全,所以安检乃是保障飞行和乘客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飞行安全保障措施,公民们当然不会对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微词。但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共和国权力机关之一的人民法院却头一次搞起了安全检查,这却不能不引起公民们、学者们和顾客们的诧异和彷徨?
在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让公民不解、诧异的一幕。一个女同志前来法院咨询相关的业务,但根本不知道到法院还要进行安全检查,所以硬是被挡在法院的门外面,满脸诧异和惊奇的神情。而另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同志虽然顺利通过了安检,但在整个安检的过程中,还是让人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他先是被要求掏出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手机、香烟、钥匙、手套、帽子,进入安全门、退出安全门地重复了两三个回合,直至自己所带的几个硬币也被拿出为止,接着又被要求将自己所带的矿泉水当面打开并喝上两口,他显然是怒发冲冠似的嚷嚷……。还有,一个人陪着老婆去法院里面退钱,他顺利地通过安检了,但她老婆却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只好望着巍峨挺拔的法院大楼不断叹息,旁边的椅子上坐满了办事的人,显然是那些始料未及、感觉诧异,而又没有带证件的人们……
安检问题事小,对公民造成的心理伤害事大
法院为什么要安检?也许你可以说,少数不法之徒可能会危害法官的人身安全,阻碍正常司法活动的开展,所以要进行安检。但如果是这样的理由就让所有的人都接受安检的话,这就等于认可了法官或法院的工作是类似于高空飞行的高风险职业这一事实。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是什么导致了法官或者法院的工作过去不是这么危险、但今天却变得这么危险?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的法院并没有做得这么露骨?而恰恰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的我们却做得这样没有遮拦?这是法院对所有前来办事的公民进行安全检查前,必须想清楚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如果这个问题不想清楚,那么,即使法院装备了这些先进的安检设备,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法院和法官的人身安全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如何服务人民大众和如何保护自己的根本问题。
更进一步,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那就会出现第二个重要问题,即其他很多的政府机关也都有安装类似安检设备的充分理由,因为法院是我们这个社会权力最为殷实、也最具权威的公共权力机关之一,可现在连法院都安装了安检设备,那么,公安局因为和犯罪分子直接接触,所以就更应该安装安检设备了。在此基础上,司法局、财政局、税务局、城建局、工商局等也都有安装安检设备的充分理由。还有,所有的学校是不是也应该安装安检设备?毕竟现在我们的学校也不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也许学生会拿着菜刀问老师讨公道,老师也许会拿着棍子找校长论公平,打扫卫生的、做饭的也可以拿着铲子找后勤处长论理等等,并且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学校也的的确确发生了。
再进一步,如果连这些政府机构都安装了安检设备,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到底该怎么办?他们的心理会怎样想?在危险的时刻,他们到底该求助于连自己都感到如此不安全的公安、法院,还是自己也安装同样的安检或者安全措施来防范不法之徒或者亡命之徒?恐怕,法院这样做的举动带给百姓的心理恐惧要远远大于它安装防盗门或者安检设备本身。这恐怕是法院安装安检设备之前,要想清楚的第三个重要问题。
法院必须想清楚的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如果连法院或公安等公共机构都安装了安检设备的话,那我们这个社会办理各种公共服务的交易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公民去公共机关办事的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结果,由此引起的全社会企业、民众在生产、生活、消费、交易过程中的无谓时间浪费和福利损失就会大大增加,而企业和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很可能就会更加快速地累积。这当然是我国政府、所有老百姓、企业甚至法院所不愿意看到的。
国外的相关经验
在美国,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发生一次校园枪击案,但美国的校园并没有因此而安装一道道进入校园的安检门,而一些人试图让持枪非法的提议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强烈的反对。为什么?因为校园枪击案透露出来的问题,或者是青少年、年轻人,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年轻人可能并不具备控制自己的完全行为能力,或者是美国式的对青少年的管理被放纵了,对青年人的心理教育被疏忽了。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惹祸的都不是枪支的合法持有这一制度,而是青少年及其相关的教育制度出了问题。
记得是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纽约商业银行的各分支机构先后遭到14次的抢劫,纽约的联邦调查局曾建议这家银行安装一种“劫匪克星”的防弹塑料板并安排穿制服的武装保安来保护这家银行,但这家银行并没有听取联邦调查局的建议,相反,他们在分析和权衡了安装这些设备的成本与遭受抢劫的概率、损失之后,却选择了暗中提高警惕的级别和防范的措施,而并没有安装这样赤裸裸的安检设备,不聘请全副武装的保安,为什么?安装了这样的设备,配备相应的保安事小,但带给客户的感觉恐怕却是更加的不安全。试想,天下的顾客有谁愿意将钱存在这家连自己也感到不安全的银行?还有谁敢向这样的银行借款?
东京迪士尼开业20多年,几乎让2.5亿人进园游玩,美国加州迪斯尼开业50多年,让6亿多人进园娱乐,而奥兰多迪斯尼1971年开放至今也让几个亿人次进园。但去迪斯尼游玩的几亿儿童中,却从来没有丢失过?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乐园能够在管理上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人本、细致、微妙的一系列做法,而没有借助于外在的监视设备、大声的寻人广播等来防止儿童的丢失。比如,乐园的每个扫地人就身兼数职,有人迷失方向时,他是指路人,有小孩跑丢时,他是看管人员;他会带丢失的小孩到最近的儿童看管中心,迅速告知园方的警察,而在没有这些活干时,他又是本本份份的扫地人。
不知,我们的法院在决定安装安检设备时,是否回顾过多年来法院所发生的类似安全形势,是否进行过类似的统计与调查,是否算计过这样做带给社会、带给公民的成本以及自己部门的收益?是否对两者进行比较和分析?是否征求或听取过公民们的意见或者建议,是否在网络上向民众们告知?是否考虑过就这样不经调查和研究就进行明晃晃的安检对人民政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作为局外人的普通民众,我们无法得知。但作为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的法院、公安局、检察院等等却不能不慎重考虑。
政策建议
为此,笔者建议:第一,法院等政府机关应委托相关高校经济或者法律专业的研究人员,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院、检察院以及警察局等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相关安全事件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安装安检设备的长、短期影响、正面收益与负面损失,之后再寻求最优的应对之策;
第二,世博会召开在即,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也会光顾上海,上海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印象也会让更多更广的人所知晓,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好、展示好上海政府机关廉洁、高效、公正、为民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形象也显得非常的重要,故建议:(1)在安装安全检查设备之前进行听证会或者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或者公民的意见;(2)安装安检设备时,尽量对安检设备进行隐形化的安装与处理,使公民在进入法院、公安局、检察院等政府机关办事的过程中,既能经过安全检查,同时又能比较人性化地安排安检过程。(3)在安装安检设备后,也能比较礼貌而委婉地对待前来办事的人,争取他人的配合和理解。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迎世博的关键时刻既不给上海人民政府的光辉形象摸黑、添乱,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