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篇三网融合的真谛在于打破垄断,兄弟们很不屑,也确实,电信们整合重组了N回了,还是很垄断。
仔细分析,电信的垄断既有历史问题也有后设的障碍,比如,3G三个运营商但是3个不同的标准,买了一种制式的手机就绑定了一家运营商等等。
不过最近也有些利好的消息,比如:一些手机厂商效仿iPhone的Apple App Store开展虚拟运营服务,并通过支付宝能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收费,把移动通信公司仅仅作为网络的通路服务商。随着跨网跨平台的虚拟运营商的日渐成熟,垄断必然是要被竞争所替代。当然,我期望的还是有序的竞争。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张小龙的年代开始,我就一直使用Foxmail来收发邮件。那个年代,我在中国在线(Col.com.cn,一个与瀛海威相同年代、相同业务的公司,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08个分公司)的地方分公司,公司里有个风气说是高手都不用微软的产品,当然,这个主要指的是Sever端的产品Unix、Solaris什么的,我没有那么高端,所以好容易找到一个非微软出品的办公软件来凑热闹。后来用习惯了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改变。
拒绝Outlook,自然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去使用Outlook的Calendar服务。直到两周前,一个美女约我去聊聊三网融合,给我发了封带有时间标签的Mail才让我第一次体验了这个功能。另我惊奇的是,居然她发来信里的时间标签会自动显示在我手机的Google Calendar中了(三年前我就开始在手机上使用Google的多项服务了),并且这个条目的边上还有个“map”的链接,点击进去之后就是我们约见地点的地图。
一个邮件把Mail、Calendar、Map三个不同的应用连在一起,并在电脑和手机上也能无缝的同步,深刻的说明了两个问题:1. 我太老土了,2. 标准化是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回到三网融合的话题,三网融合融合的是什么?不就是标准吗?!
如果电信、广电各自做各自的一套标准还有什么可融合的?
之所以电信网和广电网会被互联网所融合,也就是都遵守了同一个标准。
所以三网融合的重点就是统一标准!
只有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才可能打破垄断,创造真正的和谐。
以后的电话都是IP的,所以电视网可以运营电话业务。以后的电视网也都是IP的,所以电话网也可以运营电视业务。这样就破除了壁垒,促进了竞争,运营商服务的提高也由被动变成的自觉主动的了。
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跨平台、跨网络的虚拟运营商才是三网融合时代的真正主角,用户只关心我用的服务是谁提供的,而不需要关心我用的是谁家的网络。移动、联通、电信、广电都无所谓、固网还是移动网也都一样,服务体验都已应该一个标准的。
目前,中移动的地位正在被淘宝所动摇。三年前我曾给一家支付公司做过半年的调研顾问,我认为中移动最值钱的地方就是那套举世无双的计、收费管理平台和渠道,当年的电信、联通在这方面都还差距有些大,而广电最郁闷的地方也就是用户即使想给你付钱都很难付给你。
想起快钱的老板说的话:付钱要快。呵呵,没有这个用户体验,谁还天天没事求着给你付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