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不具有投资价值
中国股市是属于那种新兴加转轨的股市,其不成熟性是人所共知的,尽管管理层多次强调其发展速度,声称用二十年的时间,走过了(甚至超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路。或许从市值上来说、从上市公司的数量上来说,此话一点不假,但是,如果从市场的成熟度上来说,从市场的监管上来说,我们却是与成熟的市场还有十万八千里(甚至可能还不止)。
很多专家学者、甚至包括管理层,都将我们的市场暴涨暴跌归罪于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不成熟,说他们追涨杀跌,总是想一夜暴富,不肯做投资的事情,而是一味的进行投机。
其实,这完全是混淆视听,不是中小投资者天生喜欢投机,不想进行投资。而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实在是不规范,而且根本就没有什么投资价值所致。
这我们只看几个简单的数据即可以一目了然。
2009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大约在10000亿元左右,而与与社会公众投资者相对应的上市公司利润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其余6000亿元对应的是属于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所有)。2009年沪市成交35万亿元,深市成交19万亿元,两市场共成交54万亿元,投资者付出的交易费用(包括印花税、佣金、基金申购与赎回费用、基金管理费)大约3500亿元左右。
属于社会公众投资者的这400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只是账面上,如果全部分红的话,投资者还需要承担10%的红利所得税,即400亿元,两项相加基本持平(3500+400=3900),也就是说,投资者基本上是不亏不赚。但是我们知道,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首先必须进行公积金等的提取,如果按照10%的标准来提取公积金的话,那就只剩下了3600亿元。剩下再按照50%的分红率来算的话,社会公众也就只能分得1620(3600×50%-3600×50%×10%),连成本的一半都不够。这样的市场,不投机还不是只能喝西北风吗?事实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其分红率最多也就30%的样子,甚至还有连续十几年都没有分过红的公司(亏损公司不算),这样的市场,投资者除了追涨杀跌获取交易差价之外,还能怎么样呢?
对于一个明显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市场,怎么可以拿投资的要求去要求投资者?怎么有资格指责投资者不成熟,只知道投机,而不肯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