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陈赫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实质(之一)


 

揭开陈赫开博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实质(之一)
理思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湖北阳新435200
 
本人在一篇“揭陈赫所长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之后,又在光明网博客看到陈赫所长立足在自然、宇宙的世界,而抽象一个“人民大众”的范畴,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请看他的原话:
“修改补充一下
立场:是人民大众的立场
观点: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由此可见,陈赫所长除了重新确立的一个“立场:是人民大众的立场”之外,其他“观点”和“方法”就都是仍旧坚持前苏联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曲解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观。
然而从事实上来看,也就是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而产生和形成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观上来看,那是已经将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化了。这可以从以下看到了的事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是“继续解放思想”去深化创新和改革。这也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原生思想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立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第48页,第3卷)的回到马克思的现实中存在着的立场、回到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去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是接受和运用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去从事实际地改革、创新,采纳创新精神提出的合理想法及提案去深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物质生产力的提高来改变现存的物质生产关系,以此而实现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
可是,陈赫所长在光明网的所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博”的实质是什么呢?请看陈所长的高谈阔论:
“再说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建设共产主义,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在一个国家,采取攻打中心城市的方法,也可以推翻资产阶级。”
这就是陈所长在光明网开博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话。那么,这果真的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原生理论吗?下面就请大家看《共产党宣言》的原生理论所阐明的方法吧。在“(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这一章节中批判那些不是现实的、不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正确方法,那是这样阐述的: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某一个世界改革家所臆想或发现的思想或原则为根据479页,第4卷。)。”第
那么,《共产党宣言》确立的根据是什么呢?请看原生理论确定的方法: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遭到了经常发生的历史的更替,都遭到了经常发生的历史的变更480页,同上卷。)。”第
那么,《共产党宣言》所说的:“决不是以某一个世界改革家所臆想或发现的思想或原则为根据”这所指的是什么样的:“决不是以某一个世界改革家”在“所臆想或发现的思想或原则为根据”的呢?其实,这所指的就是陈赫所长以上在光明网开博的那些观点:
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
那么,当人类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生产力的物质生活之后,是仍旧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吗?这能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立场?
那么这是“改变世界”的立场呢,还是政治思想的立场?诚然,对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要去澄清。
从事实上来看,也就是从《共产党宣言》的原生理论所确立的立场来看,以及从现实世界的现实性的真相和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性的事实来看,原生理论所论的是:“共产党人------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第504页,第4卷)才是原生理论的真实观点。可是,让陈赫所长曲解成:“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原生理论的观点是“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这能是《共产党宣言》的原生观点吗?然而,陈赫教授难道连什么是“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也分不清、而辩不明了吗?”,而陈赫教授曲解成“
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与“资产阶级”完全是两种范畴的不同范畴中而存在着的概念。理应说,“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指的是在每一现实中存在着的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中存在着的社会制度;而“资产阶级”是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存在着现存事物,“资产阶级”绝对不是任何现实、任何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存在。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的90年之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对现实范畴,的确是在19世纪的社会制度中存在的范畴。然而,到了现代自动化的物质生产力的现实中,人们在用现代自动化的物质生产力不断地在改变着现存的物质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不现实的“社会制度”。因此,“推翻”的“行为”而到了二十世纪的90年代之后,就进入到马克思的原生理论所确立的“改变”中去了。
在事实上,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实施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而形成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在实实在在的运用着:不断地改变着“现存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结构。可是,陈赫所长看不到《共产党宣言》的原生理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却看到的是前苏联建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原理观所确立的反映论、决定论、先于论的先知确定的两种立场论、两种观点论、两种方法论,其结果是用先知、先于的“正确论”去反对、去批判先知、先于的“错误论”,也就将能改革、能创新的不同于与先知论、先于论的存在,当成是客观存在物而承认它们是“正确性”的,反而将能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提案、想法而当成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作为是反革命、反党、反社会主义制度,将又要重新抬头了,又要去搞思想运动去按照《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原理观,去发动思想运动,又要去划另“一类分子”即“第六类分子”。
那么,这种“思想”不是来源于陈赫所长谈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原则,还是来源于什么样的“思想”根基呢?(待续)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 地址:湖北省阳新县胜利街49号 编码:435200
电话:0714-7324356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0-1-19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