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好!我们今天想请您与中学生朋友们谈一谈怎样构筑一个优质的内心世界的话题。通过您从事心理教育的实践来看,心理世界质量的优劣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的关系有多大呢?
××: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从发生在美国一所大学里的枪杀案谈起。
1991年11月1日,美国衣阿华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枪杀案,造成5受伤,凶手则是一名物理系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包括凶手本人在内,受害者都是优秀的太空科学人才。这位行凶的留学生曾是北大的高才生,留学美国,毕业后由于赶上美国经济不景气,他一个多月仍未找到工作;渴望得到物理系的荣誉奖,并未能如愿,对同窗获奖产生嫉妒,加上性格内向,没有能够倾诉苦哀的朋友,终致引起杀机,铸成大错,从这一恶性事件中,人们不难看到,这位留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很高,或许觉得荣誉奖非我莫属,而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又极弱,经受不了找不到工作和未获奖的打击,并且在与同窗的攀比之下妒火难灭,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又没有来自外界的心理支持。种种不良心理集中在一起,构成了触目惊人的悲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尽管凶手智力素质很高,是一名杰出的科学人才,但其心理素质却很低,甚至可称好是一名心理疾患严重的病人。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注重心理素质的提高,保持健康的心理,是适应社会环境,应付各种变化,摆脱不良刺激,成为真正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先决条件。
主持人:通过您的分析讲解,我们不难看出心理世界质量的优劣,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社会的变革过程中,造成人的心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撞击是最主要的。作为重点要改变不尽人意的社会现实也是不实际的。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应当学会对不良心理的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心理健康。那么,怎样进行心理调节以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讲,首先应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必须用积极的态度来看等生活,看待社会事物,努力使自己的理想愿望。动机和目的都和现实保持紧密和谐的步调。而不是以自己的喜怒哀乐去看待社会,不能整日抱怨“世道不公”、“人间不平”、“人生无聊”,那样只能导致更多的心理困扰。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融洽、协调,就使人产生一种开朗,乐观的情绪;就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就可以冲淡在其他场合或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愉快,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的改善,应做到与他人平等相待,互助互利,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这样就可以使人际之间减少磨擦,增进友谊,并可以借助他人力量代解内心不快。第三,要学会自我调节。
主持人:自我调节对于构筑优质的心理世界至关重要,你能谈谈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吗?
××:首先要善于接受各种客观现实,主动释放不良情绪。其次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幽默感,从各方面爱乐趣,这样就能在某方面受挫时,从其他事情;另外,还就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即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语言不断提示自己,以克服悲观、沮丧和恐惧不安的情绪。
主持人:在人生的旅途上,总有一些不尽人意事情往往与人结伴而行,诸如工作解聘,官职离免、权力丧失、考场失意、情人分手、配偶离异、亲人逝世等等,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有人产生一种失落感,用句朴素的话,就是思想和情感上总也扭不过弯来。这种时候,人会有什么异常表现呢?会给人带来什么危害呢?对这个问题,请你一起来和大家谈一下。
××:人心理一旦产生失落感的时候,常常表现为沉默寡言,心情抑郁,慈爱性低,思维迟钝、智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上处于沮丧,消沉、忧伤,苦闷的状态。这不但会工作质量,而且以现代健康标准衡量属于非健康之列,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久而久之将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疾病。
主持人:那么,当产生失落感的时候,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呢?
××:首先应当面对现实。与其为失去的东西而伤感,不如承认现实而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其次是选择途径补偿。一位作家说:“人生并非只有一个开头。”对于失落感只要认识到弄清楚了,从行动上把握好,失落感也就不会存在了;再次,是精力的转换,失落时,需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不足,以便今后积极争取。吵闹不仅伤身,降低自己的形象和威信,更难树立自己的威望。
主持人:听了您的一席话,心情感觉有些开朗,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命运的纤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言于镇定地反思,科学地设计,勤奋地创造,就会真正地把握住命运,荡起生活之舟,驶向理想彼岸。自然,失落感则会随着新生活的浪花飘然而去留给您的就只有欢悦、轻松和光明前程了。欢迎进入第三期心理漫谈话题:自行排解心理压力。
心理漫谈之二:构筑一个优质的心理世界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