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周易》的思维方法


《周易》的哲学内涵简单而丰富,遥远而亲近。说它简单,就是一阴一阳,一个阴爻,一个阳爻,就这两个符号;说它丰富,这两个符号却可以包罗万象,上至宇宙的生成与运转,下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可从这里找到答案。说它遥远,因为这是我们几千年之前的先人的智慧;说它亲近,因为几千年前先人的智慧之光,至今仍然历久弥新,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照耀着我们的前行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洞开天眼,与先人高效地沟通与对话,并感悟先人的智慧呢?

第一,学《周易》要有辩证思维

例如,乾卦讲的是刚强者的进取哲学,坤卦讲的是柔顺者的辅佐哲学。乾阳是主导的、进取的、刚健的;坤阴是依存的、辅助的、柔顺的。如果是一个中层干部,那他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在上司面前,他就是被领导者,是跟随者,是副职,是“坤”;但是,回到自己的部门,他就变成了一把手,是领导者,是正职,是“乾”。再者,即是一个总统,应该说是一手遮天了吧,是真正的“飞龙在天”的“乾”,但是,他还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因此,也是一个被领导者,是“坤”。一个企业的董事长,是企业的一把手,但是,他的上面还有股东和股东大会、董事会,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面前,董事长就是被领导者。所以,这就是一阴一阳的关系,什么时候是“乾”,什么时候是“坤”,在什么样的时空条件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需要认真揣摩和把握,只有懂得了乾坤大道,才会吉祥顺利。

第二,学《周易》要有形象思维

我们古人在蛮荒的远古时代,先是看到了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各种自然现象,慢慢地,他们形成了“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中国人喜欢说“这东西像什么”,而西方人则喜欢说“这东西是什么”,所以,我们的思维是模糊的、宏观的、整体的、联系的,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清晰地、局部的、微观的、割裂的。

比如,《周易》的八个基本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都是根据其形象取义的。

“乾”的卦形为三阳并升,寓意阳气充盈而成天体,所以象征“天”;因其阳性刚健,下济万物,所以“乾”的性质为刚健。“坤”的卦形为三阴同降,寓意阴气凝重而成大地,所以象征“地”;因其阴性柔顺,承载万物,所以“坤”的性质为柔顺。“震”的卦形为一阳上升之时,受到二阴下降的阻隔,交互激荡之中产生雷震之象,所以象征“雷”;因其一阳受二阴抑制必生动感,所以“震”的性质为运动。“巽”的卦形为二阳上升,一阴降下,导致中空而气体流畅,所以象征“风”;而风则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巽”的性质为进入。

“坎”的卦形为一阳被二阴所包含,水是阴性,但阴中有阳,包含氢氧可燃的阳性物质,所以象征“水”;因其总是处于低陷之地,所以“坎”的性质为陷险。“离”的卦形为二阳在外,一阴在内,犹如一根点燃的火苗,外部温度高,中间温度低,表阳而里阴,所以象征“火”;因其二阳必须附着于一阴之上,就像火的燃烧必须依附于可燃物一样,所以“离”的性质为依附。“艮”的卦形为一阳居于二阴之上,高高在上必有深厚的根基,所以象征“山”;因为山总是静止不动的,所以“艮”的性质为静止。“兑”的卦形为一阴在二阳之上,如清波荡漾在大地,所以象征“泽”;而湖泽滋润万物,万物皆呈喜悦之色,所以“兑”的性质为悦喜。

所以,研读《周易》时,要有形象思维,举一反三。再比如,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什么意思?我们的先人观察天象,发现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周而复始,从不停息,太阳每天准时东升西落,月亮也是按时消长盈亏,它们从来不迟到早退,持之以恒,不屈不挠。所以,先人由天道推及人道,认为君子应该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这就是形象思维。

第三,学《周易》要有整体思维

《周易》的六十四卦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的、照应的,不能割裂地、静止地去对待。

伏羲氏所作的八卦称为单卦,周文王所作的六十四卦称为重卦。六十四卦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相邻两卦多以卦象互为倒置为次序,反映了事物产生、发展与转化的规律与程序。

具体到一卦来说,比如有的人占了一卦,就急忙翻看《周易》的爻辞解释,看看是吉还是凶,一看是吉就忘乎所以,一看是凶就垂头丧气,这是不对的。看卦首先要看整个卦辞,然后再看爻辞,最后再看爻辞中的吉凶判断。如果还要深入研究的话,还要看这一卦的对卦、变卦是什么。在一个卦中,还要注意各爻之间的联系。

《周易》里的“吉”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你按照卦辞、爻辞里面说的去做,才会吉祥如意,否则,即便是一个好卦,也会出现凶兆。《周易》里的“凶”、“吝”、“悔”、“咎”等凶辞,也都是警示之语,是在提醒你防止祸害与危机的发生,并给出了如何逢凶化吉的方法和途径。所以,要明白前后的因果关系,全面把握,整体理解,动态思维,才能趋吉避凶,万事顺利。

第四,学《周易》要有动态思维

《易》有“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

所谓“简易”,就是《周易》是简单的,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就可以解释万事万物;所谓“不易”,就是万事万物不断地变化这个规律是不变的;所谓“变易”就是万事万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周易》的思维是动态的思维,发展的思维,与时偕行的思维。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说的是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所以要居安思危,高枕有忧,处变不惊。而“履霜,坚冰至”则说的是事物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时刻警醒自己,修德进业,促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变化。 

《周易》在汉朝之后被儒家奉为经典,并且冠居群经之首。可以说,《周易》的六十四卦是有关社会、人生问题的六十四个经典案例,三百八十四爻则是在三百八十四种时空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最佳对策。所以,《周易》既是企业决策的案例库,又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指南,无怪乎,孔老夫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