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专栏作者 郭建龙
ipbaobao注:有删节。我本人一直不看好运营商做OS,更不看好去做App Store。
ipbaobao重申自己的观点:全球移动运营商在互联网方面心高气傲,但志大才疏,正在重复固定电信公司10多年来在互联网方面犯过的同样错误,直到自己变成“比特管道”为止!无论是3G还是LTE, 智能手机还是App Store,都表明全球移动通信的高峰期已过!
------------------------------
不管中移动的设想多么宏伟,也不管当初有多少人和媒体为它做鼓手,但Ophone不仅一直半死不活,还拖累了中移动,使它的终端变得越来越落后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忽略了开放的力量。它以为依靠强制力就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把iPhone和Android打败,最终,无孔不入 的市场力量却使得这两种系统加速进入了国内市场,并把OPhone边缘化了。由于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在OPhone上,原来领先的中移动反而成了落后者,眼 睁睁看着竞争对手们在终端上取得了领先。
随着中移动内部腐败案的爆出,加上移动管理层的变动,营销与合作的收缩,它们也在考虑这项战略到底该怎么继续,或者怎么收场,但为时已晚,垄断巨头中移动第一次体会到落后的苦果。
当然,这还不至于造成全盘的失败,它在用户上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可如果还继续这么玩,后果还会更加严重。
不开放就死
如果要细细追究,那么中移动的OPhone战略还包括了如下几个小的失败。
首先,它的合作方播思通讯的技术实力还是有的,集中了国内手机操作系统方面最优秀的人才。但中移动过于干涉了播思的研发,提出要求过多,导致后来版 本失控,与Android不能兼容,加上Android版本更新过快,OMS研发速度根本上。一旦版本不兼容,意味着为Android开发的程序不能直接 跑在OMS上。这也意味着人们必须单独为它开发程序,在带不回收入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干这种事。
其次,中移动负责界面设计,界面过于幼稚,以至于对高端用户缺乏吸引力。
再次,OMS系统本身一直存在着运行缓慢的问题,2.0版本据称有所好转,但与原生Android还是没法比。
最后,播思通讯的技术支持能力还可以,但人手有限。中移动要求各手机厂商生产OPhone产品,手机厂商往往需要播思提供技术支持,播思人力的不足会拖慢研发的速度,造成厂商不愿意出OPhone机器。
但最主要的,OPhone的失败还在于它的封闭。
不管是iPhone还是Gphone,都有无数的应用做后盾,形成了开放或者半开放的产业链,但OPhone为什么做不成产业链?要知道当初OPhone也想推出应用商店,吸引开发者,为什么它推出很不成功?
要维持一个应用商店,需要花费人力和物力,比如,及时审批程序,公开透明的审批流程,等等。但中移动是有私心的,让它做到透明公开比让公鸡下蛋还困 难,加上OMS开发与Android的不兼容性,开发者的意愿下降,看不到前景。他们也害怕到最后如同SP一样被中移动扫地出门,更没有什么热情。
最终,在一层层的错误积累下,OPhone成了现在这副僵尸的模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连中移动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失败的战略。
可这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的确是件好事!迟早有一天,用户会冲破这最贵的流量费,拥抱真正的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