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ision Resources: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3)


社会经济学

武汉是八个地区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但是仍超过86%的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八个主要城市的城市、农村居民享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这些城市最高的五分之一收入阶层意味着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我们使用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指标说明城市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

医疗设施和人员

8个主要城市的地方政府已建立较好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居民医疗保健。

健康保险

富裕的城市政府可以提供更大的报销比例。从2005至2006年,北京,广州,杭州和天津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从24%上升到27%。虽然中央政府负责建立重大政策,实际给付原则还是根据城市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富裕的城市往往提供更高的补贴。,所有8个主要城市农村地区参加新农合。

3.患者人群

主要发现

  • 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病例在2007年至2017年增加48.9%,从2007年确诊211 700例到至2017年的315300例。
  • 中国城市的结直肠癌发病病例数量将增加最为迅速。我们预计确诊的结直肠癌发病病例城市地区增加62.2%,农村增加37.7%。
  • 八个主要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病例以不同的速度增加。鉴于迅速的人口增长,广州成为我们预测期内升幅最大的城市,从2007年的1100例到2017年的2300例。
  • 由于诊断人数,城市和农村地区治疗机会,以及药物治疗率日益增加,在预测期内,我们预计中国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将增加72%,从2007年的96140人到2012年的164980人。

概述

结肠和直肠癌,统称为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形式。许多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在过去数十年已经历了CRC两到四倍的增加。 2002年,结肠和直肠癌症是中国内地名列前茅癌症类型。我们估计,在预测期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3周岁以上人群每十万人23例,全国约为211700例。 我们预测当前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病例大于169560例。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道的中国城市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带动的。

中国约62.4%的20岁以上肠癌病人的年龄在60岁或以上。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导致城市地区结直肠癌病例数增加了48.9%,在我们研究的最后一年达到了315300例。在我们的研究期间,中国城市(每十万人32例)CRC的发病率比中国农村(每十万人15例)高1.2倍。我们预期由于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中国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量增长了69.6%。

疾病的定义

CRC涉及三个具体的解剖部位的癌症,每个对应一个在国际疾病分类不同的癌症疾病代码,第十版(ICD - 10)(世界卫生组织,2003)。该网站的特定癌症和相应的ICD - 10代码(括号中)如下:

1.在结肠恶性肿瘤(C18)。

2.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C19)。

3.直肠恶性肿瘤(C20)。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定义CRC为任意ICD - 10码的C18和C20范围内的的恶性肿瘤。我们定义为结肠癌为任意ICD - 10码的C18的恶性肿瘤,而直肠癌为C19或C20。

我们的诊断阶段(阶段一至四)使用TNM(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的国际分类(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2003)。

方法

按人口和性别分类人口

    国家层面

    城市层面

疾病诊断

国家层面

城市层面

分期

主要趋势

发病

我们估计,在我们的预测期内,中国CRC总发病率为20岁以上每十万人23例。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在我们研究期间最后一年将导致48.9%的增长,到315300例。

在我们的研究期间, 中国城市CRC的发病率比农村高1.2倍。其中八个主要城市,上海发病率最高(每十万人45例)和广州最低(每十万人22例)。

8个主要城市的CRC确诊病例将会以不同的速度增加。最快的增长将出现在广州,病例将以111.1%的速度增长,从2007年的1080例到2017年的2280例。最小的增长出现在上海,病例将以38.3%的速度增长,从2007年的6920例到2017年的9570例。

和发达国家相比

CRC在美国,澳大利亚,西欧和北欧是比较普遍的,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比较不常见。近年来,CRC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频发。

虽然中国的CRC发病率相比美国和英国是比较低的,但是中国CRC病例的增加是显著的。我们预测2007年中国CRC病例为十万人23人,全国共211700例。经济发展、西方生活方式和营养结构变化的结合推动了CRC以48.9%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全国达到315300例。随着中国人口继续城市化,CRC确诊病例将会继续增加。

诊断和药物治疗人数

诊断病人数量

我们要确定中国结直肠癌确诊病例数字没有可用的数据。因此,我们的病例诊断人数是100%。

主要治疗病人数量

我们在8个主要城市对90个医生进行了调查访谈。为了估计2012年药物治疗的病例数,我们对生存率,治疗结果,和从早期到晚期进展速率为模型的发病病例数进行了评估。考虑到我们的调查活动在主要的城市地区,那里的病人有更好的保健和更高的收入,负担得起更好的药物,我们的预测模型采用了较低的药物治疗率。药物治疗的中国CRC人口预计将增加72%,从2007年的164980到2017年的96140。大约80%的药物治疗患者在城市地区。

4.当前治疗方法

主要发现

  • 在城市医院中,对符合条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联合化疗最经常使用的处方是西妥昔单抗(默克的爱必妥)。内皮抑素(江苏先声药业的恩度)是初步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也可用于CRC病人。贝伐单抗(罗氏公司Avastin)是在G7市场最常用的靶向CRC药物,有望在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
  • 奥沙利铂(赛诺菲安万特的Eloxatin,江苏连云港恒瑞的埃亨),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联合使用,是最常见的中国CRC的一线化疗方案。
  • 卡培他滨(罗氏的希罗达)在中国越来越多地用于5-FU/LV领域。患者喜欢口服给药,比静脉注射方便。卡培他滨是唯一没有被国产药物影响的小分子CRC药物。

概况

中国治疗结直肠癌(CRC)的方法和西方国家类似。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姑息治疗(中医)。目前唯一的治愈治疗CRC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区域和肿大淋巴结。药物大多数情况下对第三和第四阶段的CRC治疗发挥了重要的辅助和姑息性作用。此外,中国医生越来越多地对第二阶段肠癌根治性切除病人使用辅助化疗。这些药物制剂有助于减少复发发病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直肠癌,高达40%的病人使用中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但作为一个西药的补充。

在中国,结直肠癌化疗主要药物已经是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赛诺菲安万特的乐沙定,江苏连云港恒瑞的埃亨)。这三个化合物列入国家报销药品目录(NRDL)。此外,国内企业生产的三种化合物有较低的价格,这些中国产品进一步促进这一方案在医生和患者中的声望。

卡培他滨(罗氏的希罗达)——口服5 - FU药物——在CRC治疗中自使用越来越多,因为它的给药优于静脉5 - FU。采访中,许多医生都赞成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或作为第二或第三线药物。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要求每三周一次几个小时的住院,相比之下,5-FU/LV/oxaliplatin方案需要为期五天的住院。卡培他滨也进入了NRDL,加快了药物的市场销售。不像oxaliplatin和irinotecan(辉瑞公司的Campto,江苏连云港恒瑞的艾历),2000年推出以来,卡培他滨是唯一没有国产药物生产的小分子CRC药物。

靶向治疗在中国肠癌治疗上显得越来越重要。西妥昔单抗(默克的爱必妥),在中国2006年推出,是城镇医生的首选药物。内皮抑素(江苏先声药业的恩度)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2006年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它有自其他癌症适应症,包括CRC。贝伐单抗(罗氏公司的阿瓦斯丁)是西方市场最有针对性的CRC药物,预计在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病人的主要药物

中国医药市场正在迅速采用全球流行的趋势,特别是在肿瘤学领域。许多跨国公司寻求在中国推出自己的肿瘤产品,同时开展其他主要制药市场的产品,所有主要的CRC药物除贝伐单抗外,都在中国推出。

在同一时间,中国医药市场上充斥着当地生产的品牌西药制剂。相比其他治疗领域,肿瘤市场这种药物较少,但有更强大的中国竞争者,因为患者和医生对肿瘤药物质量更敏感。值得注意的是江苏连云港恒瑞,中国肿瘤市场最好的公司,在三大CRC药物(草酸铂,伊立替康,和LV)上领先市场,每个药物都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北京,上海,广州接受调查的医生有57%开国内药物的处方。接受采访的医生认为跨国公司产品更有效,更高质量,并有更少或不太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医生通常喜欢开跨国公司制造的药物,但通常的选择是取决于病人的购买能力。例如,2006年城市人均收入中位数1500美元,西方品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单周期价格估计为$ 1,380。接受采访的选择Eloxatin的医生说,“如果病人能负担得起,我们将使用化疗乐沙定[零售价估计为每50毫克360]。但如果病人是穷人,我们将使用艾荷嗯[零售价为每50毫克60]。”进一步复杂化,一些地方政府(如南京)在医院的每一个药物设置开支配额。

三个小分子肠癌化疗西方品牌药物在中国可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一些中国制造商(例如,江苏连云港恒瑞)也推出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产品,从跨国公司手中夺过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中国制造商为各自的产品和市场独占性获得中国专利的权利,并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强烈支持。

5-氟脲嘧啶

5 - FU是一种氟尿嘧啶类药物拮抗剂。叶酸拮抗剂通过细胞毒作用的机制发挥作用。5 - FU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胸苷酸合成酶(TS),一种胸腺嘧啶合成的关键酶。这种嘧啶需要叶酸辅助因子,是DNA合成必需的;TS抑制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胞毒作用。因为5 - FU的是尿嘧啶结构性类似物,干扰正常RNA的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亚叶酸钙

LV是5 - FU的生化调节剂。LV提高5-FU的活性,通过促进5 – FU对TS的酶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程度的抗癌活性。

卡培他滨

卡培他滨(罗氏的希罗达)是最新一代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在细胞内被胸苷磷酸代谢成5 - FU。如前所述,氟尿嘧啶,自然产生的代谢产物结构类似物(一般来说,叶酸,嘌呤,嘧啶和)是合成核酸必需的,通过抑制TS发生作用,是DNA合成的关键酶。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辉瑞公司的Campto,江苏连云港恒瑞的艾历)是第二代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提供了改进的溶解度,安全性。它作为拓扑异构酶I强有力的抑制剂,导致可逆的单链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断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结合到拓扑异构酶I DNA复合物,防止DNA链重连接,导致细胞死亡。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赛诺菲安万特的Eloxatin,江苏连云港恒瑞的埃亨)是第三代铂剂。铂剂通过创建内部和链间DNA的交联,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奥沙利铂相对于顺铂,提高了疗效和溶解度。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默克的爱必妥)是一种重组,嵌合单克隆抗体,结合人类表皮细胞外域生长因子受体(EGFR),从而阻断EGFR的激活。结直肠癌患者大约有70%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Saltz,2001年)。

西妥昔单抗已被证明是对伊立替康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西妥昔单抗与FOLFIRI(5-FU/LV/irinotecan)组合作为一线治疗,对改善初治患者的治疗存活率,相比单独FOLFIRI方案有统计学意义。西妥昔单抗中国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和西方病人类似。

西方国家的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只有那些拥有未突变的KRAS(基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基因的病人才响应西妥昔单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09年2月临床意见建议检查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以预测病人的西妥昔单抗和penitumumab反应。

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罗氏公司的阿瓦斯丁)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是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贝伐单抗结合VEGF,防止VEGF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贝伐单抗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增长。中国结直肠癌患者贝伐单抗临床试验结果首次出版在2006年。我们预测,该药物将在2007年在中国推出。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延误,其中包括中国制造的内皮抑素属于同一类药物。Avastin的延迟推出将使竞争对手内皮抑素(江苏先声药业的恩度)在中国市场立足。

内皮抑素

内皮抑素(江苏先声药业的恩度)是一种广谱血管生成低毒性抑制剂,能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肿瘤生长,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美国临床试验表明在抑制神经内分泌肿瘤上,血管内皮抑制素没有疗效。然而,在中国的试验表明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上有显著疗效,进而恩度在中国批准用于此适应症。由于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广谱功能,医生还可以使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外使用该药物。我们的采访的一些CRC医生使用内皮抑素。恩度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试验在中国正在进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