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而园林规划与设计作为改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作用。在园林设计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着过去的传统构图方式,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有时代气息。
关键词:住宅,规划,园林设计,色彩应用
1、住宅小区园林规划特点及要求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是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供某一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使用的户外空间,其目的主要为纳凉、休息、采光、通风、换气等,具有以下特点:
直接性。相对于公园、风景名胜区、城市广场等开放性空间,居住区的园林绿化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这种直接性特点,要求小区绿化不能简单地“种几棵树”,而是通过对绿地植物生境及植物群落景观的科学设计,为人们提供亲密和谐、自然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生态性。居住区绿化是直接为居民经常利用和享受的一种绿地系统。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园林规划的着眼点。一方面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在园林规化中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立体化。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提高居住小区的生态效益。
人文性。小区环境的园林绿地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建设时应将地域文化、习俗和单位自身人文内涵融于景观之中。如企业通过庭园绿化展示其“企业文化”,学校展示“校园文化”,机关展示“公仆文化”等。住宅区绿化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
2、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策略
2.1住宅小区公共绿地规划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新建城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0%,改造城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为25%,公共绿地面积标准为人均绿地11平方米,但现已入住的综合开发小区没有把绿化建设纳入规划,致使楼房林立,地面无绿,即使有绿地也是面积少而小,且植物品种单一,管护不力,公共绿地是住宅小区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设置在居民经常来往的地方或商业服务中心附近。公共绿地结合自然地形与绿化状况,采用自然式、规则式或以两者相结合的园林布局形式进行。
2.2住宅小区的道路绿化住宅小区道路绿化要有利于行人的遮荫、美化街景,增加住宅小区内的绿化面积。根据住宅小区规模的大小,道路一般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小区。在住宅小区内,主要道路两侧应留有2-3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内的花草树木可以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次要道路是联系住宅小区内各部分之间的通道,应留有l-2米宽的绿化带,应采用造型别致的灌木、花卉为主要绿化植物。另外,在主要道路交叉路口的绿化树不宜过高,因为这里是车辆的必经之地。所以此处的绿化树木不要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这样既考虑了交通的需求,又烘托了附近建筑物的艺术特点。
住宅园林设计及色彩在设计的应用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