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亦官亦商”,比高薪更腐败
今日《羊城晚报》一篇题为《报道称部分央企高管年薪已达职工上百倍》的文章,再次将国企高管“高薪腐败”问题推向了社会,让老百姓去评判。
该文从两个方面解剖了中国国有企业高管高薪的非正当性。
一方面,中国在2002年就作出过规定,要求最高一层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职工之间,年薪不得超过12倍;而目前有一部分央企高管的年薪,已经达到了职工年薪的百倍,这是明显违反当初的规定。
另一方面,国际上这些重要的企业基本上高管年薪与普通职工年薪相差20倍左右,中国国企在不断国际化的大环境下,高管的年薪却不愿意和国际接轨,如此肆无忌惮地给自己发“高薪”,实在是没有道理。
而笔者以为,中国国企过分追逐“高薪”还有两个最严重的不正当性:
一是国企凭借垄断赚取利润,和经营好坏关系并不是很大。如前不久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天然气涨价”,只是因为CPI高企而暂时停止,而一旦涨价,中石化就又能平白增加几百亿的利润,老百姓就要多承担几百亿的生活成本。但如此一涨价,中石化的高管们,就可以按照业绩考核,多拿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年薪了。这样的对比,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
二是国企高官“亦官亦商”的身份,比高薪腐败。现在公务员的收入不高,部长级的官员,一年也就是10多万元收入,因此有副部级官员多次通过媒体声言“买不起房”,以激发社会对“高房价”的痛恨。
而现在的国企高管,年薪动辄就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一年就相当于部长级官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收入。相比较这些国企高官来,那些部长们当得又有啥意思?郑筱萸受贿700多万,最终走向断头台,如果他是央企老总,这700多万元还不及他一年的薪酬,他还会冒着砍头的危险,去贪这区区700万?要贪也得学陈同海,弄它个近2亿来。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拿够高薪的国企高管,摇身一变就很容易成为党政机关的官员。实际上,他们从来都是官员。他们虽然是董事长、总经理、行长、企业书记,但他们却拥有部级、厅级、处级这样和党政机关对应的行政级别,他们就是典型的“红顶商人”。
这些人便宜占尽,可以在国企随意升迁,而不受党政机关“逐级提拔”等条条框框的约束,一旦薪酬捞足、官职捞够,又迅即转往党政机关任相应的职位,董事长变部长、总经理成省长;部门经理成厅长、市长、县长。
国企高官“亦官亦商”,究竟肥了哪些人,老百姓心知肚明。
推荐导读:
谁举报了马晶晶之父“养情妇”?
处理吴忠“跨省追捕”案,不能“丢车保帅”
“跨地追捕”案,已成“多输”局面
大胆预测:美韩将借军演突袭朝鲜
处理“11岁幼女被逼卖淫”案,永州党票能抵刑
对警察“假公强奸”案,必须重判
曝光嫖娼卖淫人员名单,是播种仇恨
池州柔性处理“掀翻市长车”事件,值得肯定
洪洞县,还有多少警察“身价超亿”?
新闻链接:
报道称部分央企高管年薪已达职工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