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谜底很快揭晓 您将如何应对?
近期行情越走越没方向,周五依然如此,虽然市场已经有了较为明确预期,但即将召开的全国经济(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年内加息与否是近期市场的一个心结,投资者心态充满着忐忑和焦虑,行情也在趋势彷徨中等待“靴子”的落地。周末,政治局会议确定的基调倒是明朗了:“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但这个基调仍然会让市场继续纠结下去:相对于原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收缩的,但比市场之前收紧的预期要好些。这决定着行情趋势依然会继续恍惚,维持拉锯整理局势。
下周仍处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前夕,在谨慎观望与等待中,市场仍然会维持平稳拉锯格局,经济工作会议中可能出台的一些更具体的政策方向依然会成为个股行情的题材。但是,正如我们近期反复分析提示的是,受制于政策方向和流动性的逆转,题材股的行情的广度与幅度正在不断收敛,一些诸如水利建设等主题股行情的周期正在大幅度收缩,高开低走、“一日游”的现象正在陆续出现,这正是题材股行情将逐渐衰弱的具体体现。
我们近期分析提示,后阶段行情整体是平稳有余,活力收敛。除了政策基调的表述比较暧昧之外,主要的因素还在于:
(1)本月中旬公布的11月份CPI数据再创新高势在必然,“加还是不加”问题将继续纠缠市场的预期。更主要的是,目前正处于粮价向下游CPI权重更大的食品和副食品行业传导过程中,行政调控下的素菜价格虽然下来了,上游传导下的肉类等副食品价格却又起来了。同时,近期煤炭、水泥、钢铁,以及各地方的自来水与天然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受粮价撬动的结构性通胀已有扩散之势,目前评判通胀已经得到控制为时尚早。因此,即使年内再加一次息,也还不能视为“靴子已经落地”。因此,行情不具备再重上3000点展开新行情的条件与环境。
(2)银行股与“两桶油”对行情的稳定机制已经形成,之前制约银行股的三大压力正在完全消除:清理融资平台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通过二级市场进行的股权再融资已经全面结束、按照最大受压程度进行的房地产调控压力测试早已完成。这意味着银行业一次战略性的资产优化行将结束,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使得长时间估值折价的银行股具备了估值修复的动能。
另外,“两桶油”的防御性也正在逐渐显现,有此两大权重板块“保驾”,指数保持稳定问题不大。但是,随着打击内幕交易行动的不断深入、私募基金年终结账与“灰幕资金”年终回帐的压力来临,原来那些“出个概念就狂涨”、“讲个故事就恶炒”的题材股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蕴含着补跌风险。正因为之前向上驱动的行情是结构性的,如今受限于政策面和流动性转折后的调整必然也是结构性的,行情整体结构正在由之前“稳定指数炒个股”向“稳定指数跌个股”转化。
指数的稳定性在增加,但个股的风险性也在增加。因此,增强操作防御性,防备题材股补跌风险是当前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