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终个人回顾:不安的人生


   

又是一年即将过去,看着727日因为一些缘由,主动自己摘牌的博客,纠结,写?还是不写?

最终还是决定,写一个吧,作为这一年的记忆。

1.孙虹杰

记者,通常是观察者;偶尔,当记者被关注时,通常都是一个个悲剧的故事。

还是会有很多有良知的记者,为了一些良知的事情出事;媒体有时候会声援,有时候,因为某些更强势的其他因素,缄默了——即便声援,也只余下声援而已。

Nothing But the Truth》,2008年的电影,在探讨真相至上的同时,让人反思人权的本质。

孙虹杰被害的消息,是通过搜狐微博的手机客户端看到的,当时我正匆匆忙忙地下了班车,向某个饭店赶路——全家为了庆贺某件事,其他人都在等我。

在没有看到消息前,我并不知道孙虹杰这个人,而从手机上看到后,我竟然为这个陌生的同行,流泪了,在行走中流泪。

孙虹杰这个名字,在我们的社会,很容易被遗忘,或者说,只能被很少的人记住。

但我想,我能记住这个陌生人,至少不会忘记姓名。

当社会的温度降到冰点,还有什么能够温暖人心?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只是经济,更是文化;当六千个词汇成为关键字,在被屏蔽范畴,再奢谈中国的强大,又有何意义?

如果我现在死去,明天世界是否会在意,你梦里何时还会有我影迹,在你眼中在你梦里在你心底,我曾是那唯一。——高旗&超载乐队

 

2.李荣融

1231日,同事跟我说,在Twitter上,人们不谈民生,谈热门肥皂剧。

报纸为何没人看了?因为整天在谈两个词:垄断,民生。我们的KPI,终于控制在危险的指标线内——因为房价没有计算在内。

2005年的时候,李荣融说过,国资监管工作要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2010年,他卸任了,自我评价是忠诚,称朱镕基系学习榜样。

今年这边厢他卸任,那边厢许小年说,“然而忠臣不是自诩的,将来太史公作传,不仅要看该同志是否忠,还要看他忠于谁。这位同志显然不是忠于民众。”

我承认,我看了许小年的稿子,很爽,甚至觉得解恨。

我不认识这几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但我知道,有个人在位多年,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没有做到——我最近老是猜想,不是做到,而是做惯了官家的管家,就成了官家的官家,思维里已然没有了“百姓”二字?

2010年,很多人“被幸福”、“被满意”了;125日,中新社的一篇稿子说,“问卷调查显示,中国近五成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汪峰

 

3.运营商

在中国,运营商仍然是比较尴尬的角色。

贡献了极大利润,却在政治地位上毫无建树。

服务其实已经很到位,仍然被渲染的很有问题,动辄被宣传口修理,被老百姓骂——老百姓不知道的是,在国外,地铁里面有信号简直是奇迹,电梯里没信号很正常,家里没信号也很正常——所以美国电影里,很多都是抱着孩子接固定电话的镜头。

李毅中退了,苗圩上位。苗圩是纯工业出身,弄汽车的。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通信行业,甚至大ICT行业,朝中无人了。

竞争还在继续,对运营商的攻击还在继续,连个不入流的明星,都可以通过诬陷运营商流量费一时得名得利,运营商只得低头认怂——对错已不再重要,因为被打击吓怕了。

我对运营商的朋友说,如果你们取消所有的电话客服,就留一个打不通的电话,或者打通了也没有人接;取消所有营业厅,只通过银行代收费;就不会有各种指责了。——欺软怕硬的劣根性,就是如此被遏制的,自来水、电、燃气、有线电视,不都如此做的么,也没见老百姓不用啊。所以每次我听到有人跟我说多年前的“猫吞SIM卡”录音,我总是能将录音中的那位男子,想象成为最卑劣、猥琐的太监——欺负一个客服女孩还到处炫耀,我认为带根的爷们儿都不做这样的事情。

一个运营商的人说,“我每天睡觉前,就担心第二天一醒来,关于我们企业的负面,铺天盖地。”

拥有强大的力量,却容易被死死摁住,这是2010年我所跟踪的行业。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蝴蝶的翅膀,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张楚

 

4.家人

2010年,可以公开地说,我对得起我的工资和我的公司,因为,我TMD太累了。

我不认识我的同事彭小琦。有关她的消息散开来的时候,我正在西宁采访玉树地震的事情。

坦白说,不到前方,不受教育;中国电信有个哥们,中国移动有个哥们,都让我发现,原来他们是如此的人。都是北京过去的,平时也虽然加班,但都还知道回家的人。中国移动的那个,后来我多次跟人描述,很简单,“眼睛里除了黑的就是红的,没有白的。”,中国电信的那个,接受采访过程中,竟然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采访过程中有很多的惨事,有些人打着电话采访,听着、听着我自己就哭了。

写了一夜的稿子,发回后方,一转眼,MD外面下了雪,自己竟然一夜没有转头,没发现。

就在那个早上,老婆发来短信说,“彭小琦认识吧,当心点吧。”我很SB地给老婆回了个短信:“不认识,忙呢。”

这一年,有收获,有付出;在搜狐工作一年多,对两岁的女儿很歉疚,从只让我抱,到不让我抱。每次我要抱她,她就一边挣扎一边喊,“是妈妈的娃,我是妈妈的娃娃。”我一边难过,一边尴尬地装笑,看着妈妈将娃娃抱过去。

很多次爽约,很多次对家人的承诺没有兑现,

2010年行将结束的时候,说句,对不起。

总有些事是聪明如你也不能预言,总有些话语是年少时不能了解,总会有一些简单的遗憾简单的一如从前,总会有一些一些改变随着这岁月变迁——沈庆


 

5.康钊

康兄可能没有想到过,一个新浪科技的记者,会被搜狐IT的记者,写在自己的年终回顾中。

很多人对康钊,是知道,是号称熟悉,而不是了解。坦白说,我很喜欢和康钊交流,尽管搜狐和新浪在某种程度上,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122日的晚间,获悉工信部针对某件事,进行了表态,但这个表态,只是在小范围内,针对工信部认为可控的媒体。花了不少精力,四处打探,最后终于拿到了原稿,也知道了有哪些媒体收到了。发出稿子后,看到康钊也发出了同样的稿子,时间比我早——可能我在楼下抽了三根烟的缘故。

给他打过一个电话去,表达了敬佩。康钊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

新浪科技有康钊,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我认为,是很多记者一生都不可能有的,至少是很可能不能坚持长久的:勤奋、爱家,以及真实。

相对于行行种种的人来说,至少我更喜欢和真实的人做朋友。

黑了倦眼都侧耳倾听,让我做只路过蜻蜓,留下能被怀念过程——张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