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学家茶座》所写的“茶客”风采


注:这是我为《经济学茶座》写的“茶客”风采。今天碰到张军老师,他说写得挺有意思,那就晒出来大家也同乐一下吧。

另:好象好久没有放帖子上来了,等给《茶座》的那篇“刘易斯拐点”出来,再来放一下吧。   

  

“茶客”风采

陈钊,1973年生于浙江舟山。1991年考入复旦并于当年赴南昌陆军学院开始为期一年的军政训练。期间种过地、喂过猪、站过岗。回到复旦后与方颖、丁维莉、陆铭三位同窗创办小报《经济学人》,逐渐培养起对经济学的兴趣。硕博阶段先后师从复旦李慧中、张军两位教授,开始学习如何问问题,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老师的为人治学风范。200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蒙学校抬爱破格晋升教授。也曾访学于牛津大学、图卢兹经济学院、联合国国际发展经济学研究院等地。

从教近十年,越发体会到走进现实对于经济学研究之重要。数学可以搞得颇复杂、计量能够弄得很高深,但这一切都应当只是为了得到更为科学的研究结论而已。离开这一点,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先进或落后之分别。反过来说,问题还没有整明白,复杂的技术就已经先用上了,反而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越来越喜欢简单而透彻的学问,越来越对那些把问题看得入木三分的“老法师”们心存敬意。于是,也就不由要感谢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如此丰富的观察与体验,那是我们思考的源泉。不过,身处这样的时代,有时也难免陷于焦虑,随着不惑之年的临近,希望能够化焦虑为动力,能够借助经济学贡献一已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