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还是向下生长?!


    2010年即将画上句号。在这一年中,尽管今年国内经济增长强劲,但是A股反而成为2010年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上证指数全年累计下挫了15.79%,仅强于希腊ASE指数(-34.97%)和西班牙IBEX35指数(-16.40%)。其中,有高达538只个股的累计涨幅跑输大盘,这些个股中,有191只个股累计下跌了30%以上。而华菱钢铁、鞍钢股份、海通证券、新亚制程、新黄浦、ST星美、武钢股份、信达地产、河北钢铁和华发股份等十只个股的跌幅更超过了45%,平均股价被“腰斩”,成为全球最差股市中的“熊股”。有两大对比,让人不免大跌眼镜:其一是同处一国的香港股市节节走高,恒指在最后一个交易日站上23000点;其二,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初以来中国内地加上香港股票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到的资金总额高达528亿美元,摘得全球股市IPO融资桂冠。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30日在纪念资本市场建立2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股票总市值已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他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税收环境,重视资本市场投资回报,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看来国内股市的管理者也终于意识到要让投资者有所回报了,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在我们20年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管理者期待着能够“向上生长”,但是投资者的收益却是不折不扣的“向下生长”!回首这二十年,股市的表现几乎与经济不搭边,在中国股市要想靠投资赚钱简直是痴人说梦。很多有多年炒股经验的股民朋友们都知道,要想在中国股市生存,唯有投机。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股市一直在“向下生长”?!原因就出在尚福林主席不愿意提及的另一项纪录:全球募资总额第一。有分析认为,现在市场已经很弱了,但还在持续扩容,而且是在三个板(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时在扩容,IPO、再融资、大小非减持,四五个管道都在抽水,市场根本受不了;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在抽水的同时,应该有新的水流进,而不是等水被抽干前,再控制抽水量。当然,这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应该是发行体制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目前的新股发行价非常不合理。美其名曰是市场化发行,但实际上目前的市场环境根本达不到市场化发行的条件。在发行体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监管层还同意无节制的扩容市场,这样的后果很严重。
    股市的几个基本环节:股票的发行、上市、交易,发行为第一个环节,也是最基础环节。基础有问题,上层的东西东倒西斜也就不难理解。所以说,想要向上生长,先要把根稳住。中国的股市发展到今天,上市公司宁缺毋滥已经是市场人士的共识,也是让投资者能够理性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