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2840点已经成为行情新阻力
周三行情有所止跌,但反弹无力,一些资金积淀太深且被困其中的股票在大势企稳之时急火攻心式的拉抬现象尤为刺眼。目前的行情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短期内将从2800-2900点箱体下落到2700-2800点新箱体运行。调整的最大风险是估值水平奇高的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之前的题材股、区域与新兴产业主题的概念股。而原先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股劣势变优势,反而具备了防御性,但因为基本面预期难以逆转,再加上市场整体流动性收敛的趋势,有防御性但不具备风格轮动的条件。周期股的抗跌只能平滑指数调整的压力,对整个大市起不到扭转乾坤的作用。目前这种指数“温文尔雅”、个股部分急拉部分急跌的行情近期还会继续。
进入一月份,行情随着年终资金面困境因素的消失、高估值股票风险暴露使周期性行业股防御性优势更加突出、年报周期开启使含权股热度增加等综合作用下仍存在反弹机会,但紧缩预期下的弹升空间有限, 2800-2840点之间区域已经成为行情的新的阻力。部分低增长、高估值的创业板与中小板公司,前期热的题材股与区域概念股,以及透支未来的新兴产业股将继续调整,提前释放潜在的年报风险。
我们上日分析提示,可以8个关键词来理解2011年的股市,首当其冲的关键词是:2009、2010年股市享受到了“刺激政策”的红利,政策正在回归常态,因此,2011年的股市将开始消化“刺激政策”的成本。目前的政策主题是“反通胀”,本次“万物皆涨”的通胀主要不是供需失衡,而是流动性失衡。太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结果农产品价格鸡犬升天,调控房价的“国十条”基本失效。有别于2007年的经济过热,本次通胀的根本问题是流动性泛滥。流动性泛滥的根源是前两年的货币超发与利率超低,目前通胀已经超过5%,而一年期定存利率在连续两次加息后也仅有2.5%,持续的负利率相当于是对储蓄者在进行“合法打劫”,因此,资金进入房市、进入股市、寻找一切资产进行物化资产是理性的举动,也是被逼的无奈之举。
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通胀形势可能比管理层“看数据”作预计的想象更严重。一是,PPI环比增速在加速上涨,这说明下半年起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后已经开始在向下游传导,明年1月份起在翘尾因素消失、节假日消费高峰来临、PPI进一步传导、低端劳动力价格在新劳动合同期的全面上涨、环境税开征与资源税调整、“十二.五”元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通胀强度在进一步增加与累加。二是,通胀历来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民众的通胀预期已经形成,囤积、抢购、储蓄搬家、资产炒作等在刺激着更高的通胀预期。三是,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贸易战持续不断、终端消费依然低迷,在这种形势下,去年以来的民间投资几乎全面停止了实业投资,产业资本纷纷热衷于PE投资,以图通过资本游戏来赚快钱,实业空洞化、经济泡沫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目前防通胀与稳经济两难的根源是前两年“四万亿政策(实际远不止四万亿)”刺激过度,“四万亿刺激”所达到的稳定经济成果已经得到完全体现,但带来的后遗症——高通胀从10年下半年以来正在逐渐显现。在这种形势下,“防通胀”的难度相当大,一般力度的调控很难奏效,如果调控力度过大或者加速紧缩,又有经济二次着陆的危险。无论怎样,2011年都面临着一个“为刺激政策还债”、消化刺激政策成本的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