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周六宣布,自12月26日(周日)起,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5个百分点,分别至 2.75% 和 5.8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中国年内第二次加息!中国央行送了大家一份圣诞"大礼",仅仅时隔两个月再次加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说明了中国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的决心。而央行选择在明年上半年物价高点到来之前进行紧缩,亦有利于抑制通胀预期。据分析人士指出,在通胀压力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年底前做加息实际作用有限,估计明年第一季度央行继续调升利率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由此也将进入加息周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称,在今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一次加息的情况下,第二次加息显示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化,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巴曙松指出,明年第一季度有可能呈现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发"的调整格局,这将使得2011 年物价过份上涨的担忧降低。不过加息之后,预计监管层会加强投资性资本流入管制,并鼓励资本流出以平衡升值压力。而以一年期加权存款利率计算,此次加息缩小了负利率水平,并使中长期存款接近正利率。中国央行上次加息是在10 月20日,为2008年中国连续五次降息以来首次调整基准利率,也是近三年来首次加息。而为回收过多流动性,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进行了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路透本月稍早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央行预计最早将于本月宣布年内二度加息,同时截至明年6月底,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升至 20%。而明年新增贷款目标将达7万亿元人民币,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表现为"逐步从紧"。
虽然年内再次加息的"靴子"终于实现,但并不能缓解市场对央行短期内继续上调存贷款利率的预期。业内人士预计,明年一季度至少上调一次基准利率仍是大概率事件。甚么时候加息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时机有点出乎大家预期。第一创业证券资产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万晓西表示,现在基本可以确认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了,通胀压力非常大,这次加息幅度还不够,还有继续上调的空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CPI ) 涨幅 5.1% 创28个月来新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表示,2011 年中国 CPI 高点可能控制在 6% 之内,高点或出现在明年一季度。万晓西还指出,这次存款越长的涨得越多,说明央行还是为了抑制中长期价格上涨的压力。此次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幅度为 0.25 个百分点,而三年和五年期的升幅则分别为 0.30 和 0.35 个百分点。央行可能是考虑到明年1月份的通胀比较高,做一个预先调整,也是为了抑制房价的上涨。
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执行总经理杨辉也认为,明年一季度还是有加息的可能性。
此外,中银国际证券资深经济学家程漫江则预期,中国明年还有100个基点 ( bp ) 的加息空间。中国此前宣布明年货币政策将由实施两年的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中国央行稍早对稳健货币政策给予明确说明,指出以M2 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而货币供应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
央行官网周五刊登副行长胡晓炼的讲话称,下一阶段,央行要继续运用和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通过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本次加息时间有些令人意外,但股市和债市此前的偏弱走势早已暗示市场对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因此此次消息的出台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方正证券一分析师认为,最近证券市场因加息忧虑而走势疲弱,因此这次加息是意料之中的事,预计对其影响不大。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则表示,这次存贷款利率都上调,显示管理层对银行利差收益还是"呵护有加",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复苏势头可能比较好。因此尽管股市短期会受到冲击,但震荡走势估计难打破,沪综指在2700 点附近将有支持。
对债市而言,国海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段吉华称,总的来说还是有点负面的影响,年底前交投会比较清淡,预计收益率上行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收益率毕竟已经透支了不少的加息预期。债券市场收益率此前也因为加息预期不减而升上高位,交易员表示部分中长期品种甚至已经涵盖了两次或以上的加息预期。段吉华强调说,本次加息并不能消除市场对央行继续加息的担忧,因此债市机构心态预计会比较谨慎,原来对元旦后资金面转变宽松可能出现的收益率小幅回落的预期或将无法实现。在本月 20 日存款准备金率第六次上调缴款后,银行间债市资金面持续紧张,质押式回购利率全部上升达 4% 以上高位,其中T+D和七天期品种先后创下三年来新高。
央行再次加息 观市场各方表态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