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营销,莫像宜春那样把恶俗当“创新”
“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这条今年轰动一时的“雷人”宣传语,原来竟是宜春市旅游局联合国内知名旅游营销策划专家共同策划的营销策略;在首届中国休闲创新奖暨第四届中国最佳旅游供应商颁奖典礼上,宜春更是因此喜获首届“休闲、旅游营销创新奖”。(12月23日《新快报》)
这句首开国内城市“叫春”先河的宣传语,不仅让原来默默无闻的江西宜春就此一炮打响,据说还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单纯站在名气宣传的角度上看,效果也许还真不可谓不成功——当初耻笑责骂它的人都上当了,原来这正是人家想要的宣传效果。
毋庸讳言,“叫春”的城市宣传营销策划,是当下正如火如荼上演的城市品牌营销,对恶俗商业炒作的一次学习和借鉴;而“休闲、旅游营销创新奖”不仅为之打上了成功的评价标签,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仿佛将之树立成了可资借鉴的城市营销示范。
市场经济年代,城市也需要宣传和营销,这一点不可否认;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经济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并与其他城市相区别。那些有心发展旅游经济却苦于迟迟打不响城市品牌的城市管理者,在强烈的发展冲动下难免想要去寻找捷径,为此不惜向恶俗炒作路径低头,这种心情其实不难理解。然而,将“叫春”宣传树立为城市“营销创新”的标杆,却不啻为对“创新”的亵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本质价值,始终都在于生活,在于宜居。一座城市的价值绝不能够只是活在对外宣传上,而更应该活在市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里,以及每一个到访者的切身感受中。网络年代,一个又一个因为出格炒作而莫名其妙走红的案例,不适合一座城市用来彰显自身的活力;在恶俗炒作上的“创新”,说到底其实是“创新”的黔驴技穷。倘若城市的发展可以托付于这样的无厘头炒作,那未免也太过简单了些。
“叫春”的恶俗宣传固然容易让人记得住,“名气”骤升想来应该也是事实;但是,在茶余饭后的谈笑风生之外,究竟会有多少人因为一个城市在宣传口号中“叫春”,而真的选择“慕名前往”呢?依靠“叫春”的所谓“创新”,在获得一些短暂的臭名之外,真能给宜春带来多少的经济价值,我是很怀疑的。即便是在网络世界,仅仅因为恶炒而赚得盘满钵满的案例也屈指可数,更何况是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品牌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这是美国教授凯勒给城市品牌下的定义。随着国内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营销已经进入城市品牌竞争的新阶段。更多的城市管理者,意识到塑造和完善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也树立起了现代城市营销的理念,应该说这非常可贵;但是,城市营销往“叫春”上“创新”,却绝对是一个必须及时刹车的方向。(盛翔)
*特别提示:尾盘、滞销楼盘成功解套专家——姜仁地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