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云计算”数据基地落户两江新区


  中国最大“云计算”数据基地落户两江新区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

  近日重庆市经济工作会指出,要尽快启动、全力争取打造国内最大的数据处理基地,最终要做成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亿美元规模的“云计算”基地,成为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

  发展“云计算”产业,不受物流等运输方面的限制。重庆具备发展优势,这种优势为周边和沿海无法比拟。这些优势包括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和土地成本低、地质结构稳定等。重庆市每年大学毕业生达15万人,其中IT专业为5万~6万人,人才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与沿海比较,重庆人工和土地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2009年,重庆市先后引进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提出打造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的战略目标。预计明年,重庆市所引进的笔记本整机项目将陆续达产,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届时,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这将全面推动重庆工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重庆“云计算”产业试验区建成后,不仅针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类整理,还在重庆打造了一个操作平台,该平台更像一台超级计算机,通过服务器将数以万计的计算机连成一体,智能化处理各种数据,可实现与世界同步,资源共享。未来5年重庆市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预计在2011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销售值将超过3000亿元,取代汽摩成为第一支柱产业。重庆汽摩“一业独大”的现状,或将在明年发生根本性改变。

  云计算是IT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谁将这朵“云”掌握并且用好了,谁就能抢占服务外包的先机。云计算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聚集。它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平台,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重庆的信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重庆IT产业的重点产业链布局是“5+3”为发展战略。“5”是指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集成电路,通信及物联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数字化仪器仪表等应用电子,智能家电与数字视听等5大产业链;“3”则是LED及光伏、电子装备、新型显示器3大产业链。当来自全球的大量数据聚集重庆处理后,服务外包企业可围绕数据清理、数据整理、录入等环节赚钱。据市经信委测算,当“云计算”的业务规模达到上千亿美元时,催生的商机将按“1∶6”的比例放大,预计产值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