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近水”堪解楼市之“渴”?!
文/管益忻
住建部日前下发通知指出,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幅度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要求,明年计划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这一数额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500-600万套的水平,较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一番。
对此,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今年北京市的一手房交易量大概8万套左右,二手房的交易量大概17到18万套左右,保障性住房5万套左右,加在一起总共才31万套。而明年的一千万套,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平均下来北京市大概有30万套,相当于今年一年北京市的整个交易量之和。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同时表示,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有百分之七十的住宅用地给了保障性住房,这使得开发商不得不去参与保障房用地的竞争。
就北京市的具体情况而言,BTV财经记者于
以上来自BTV财经的数据可以告诉公众,北京市那些具有保障房申请资格的家庭,其住房困难的解决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了。但对于北京这样一个有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保障性住房会否惠及非户籍人士同样受到关注。对此,北京市住建委14日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新开工建设住房中,保障性住房将占60%,公租房将占公开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的60%。对一些产业园区和企业,政府可提供相应的政策、土地方面支持,使其能用自有土地建设公租房,为其从外地引进的人才和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提供公共租赁住房。这也意味着,北京市的公共租赁住房将首次向外地户籍人口开放,公租房也将成为首个打破户籍限制的住房保障品种。同样,住建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淮也表示,公共租赁住房的目标人群有四种,其中就包括流动性人才,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这部分流动人群需要特定住房方式。
依照上述的政策逻辑推导,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与房地产相关的所谓“难题”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嘛!所以,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在于这些政策的落实上了!社会中那些广受高房价煎熬的老百姓因之过上舒心的日子,政府的民生工程取得实效,社会也从而真正实现更大程度的和谐,皆大欢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