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收入,消费胃口何以如此膨胀?


  许罡


       12月22日《广州日报》日前,一位杭州网友与她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一起,联手做了一次实地物价调查。调查发现,在21种商品的价格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其中,肉蛋奶的价格远高于波士顿,杭州牛奶价格几乎是波士顿的3倍。
       其实,物价高并不就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表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已经提高了。比如,高房价可以带来多少DP。如果没有高物价,中国第二大经济体岂不是徒有虚名呢?
       高物价必须跟高收入想匹配才行。按照中国目前物价的高位运行,中国百姓的收入似乎应该比美国高出许多,才能合乎常理。这也是百姓最乐见的。不过,从杭州2009年人均收入为26864元(4024美元),而波士顿2009年人均收入为32255美元的现实来看,中国百姓的高收入只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而高物价更使中国百姓深陷于生存的窘境之中。中国物价与美国接轨,可中国人的收入却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消费胃口”像是鳄鱼,不管多大的食物,一律生吞!
       尽管中国自我戴上“第二大经济体”的皇冠,但统计显示,中国人均GDP为3800美元,仅为日本人均GDP的十分之一,在全球排在第105位。
       近年来,中国的GDP逐年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但职工工资跟不上GDP增长速度同样也是事实。有关调查就显示,近5年来,有12.8%的职工未涨过工资,23.6%的职工2009年工资收入还有所下降。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之事。
       也许有人怀疑,网络调查不靠谱,那么,深圳市民越境去香港采购日用品,通过大批量购物,以降低生活费用支出难道不足以证明中国大陆物价之高已达望而却步之境了么?
       不得不怀疑,中国人以如此之低的收入,消费胃口何以如此膨胀?
       网友总结了这样几句台词,足以让人们深思:“中国老百姓工资接近非洲,物价跟欧美接轨,税收接近欧洲,房价赶超英美,福利接近南极洲。”虽然有点夸张,却颇能反映现实的尴尬。
       中国为什么让民众拿着低于发达国家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收入,去面对同等甚至更高的物价呢?
       我们在大喊全球化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对中国百姓来说,这一现象合理吗?对中国百姓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