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视主播痛批电影《让子弹飞》的新闻很火,追根溯源还得从我说起……
或许受影片内容影响,一些观众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对电影真实感的崇敬,有人问:电影好看吗?网友说:他妈的他妈的真他妈的好看。实际上,看过影片的人知道,这句粗口是套用了姜文在片中经常出现的一句台词。
据《让子弹飞》发行方统计,该片上周六票房超过6000万元,打破《阿凡达》今年1月创下的5760元的单日票房纪录。而据投资人乐观估计,按照目前的票房增长速度,《让子弹飞》5天破两亿毫无悬念。
电影《让子弹飞》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电影主创的心血。制片人马珂,片中葛优的傻儿子称,拍《让子弹飞》,姜文花了60多万尺胶卷,这样大手笔在很多导演里是没有的。正因如此,马珂说:“商业和艺术界限在姜文身上没那么清晰的体现,好电影必须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只能用很纯粹的心态才会做出好电影,这才是最重要的。”
1、有人说这是姜文导演从影以来最具热心的影片。《让子弹飞》也是姜文在梦境中多次出现的灵魂性记忆的叠加作品。姜文用毕生最激情的创作押注《让子弹飞》。这是一个最强悍的理由相信姜文。
2、为了实现毕生最野心的电影,口碑,票房齐飞,并出现里程碑划时代意义,姜文请来华语电影天皇影帝周润发,让电影传奇成为必然。让葛优加盟,实现最强三人组。
3、央视主播的推波助澜。
《让子弹飞》是姜文拍戏17年间拍的第一部商业影片。谈到《让子弹飞》的转变,姜文在受访时曾说:“入乡随俗嘛,入电影的俗。”一句话意味深长。
或许真是因为电影的俗才让这部电影这么火,然而也正因为这句俗让有些人无法接受。对于电影能火的第三条原因,我想做一下解释。
在许多人还没有看电影《让子弹飞》的时候,较早看到这部作品的央视《新闻联播》主播郭志坚在其博客发表评论文章称:“今天一部炒作了很久的国产大制作登陆了全国各大院线。但电影还没散场我就退场了。充斥全片的脏话(国骂)、血腥场面和性暗示把我这个普通观众折磨的只能提前离席。青少年看了是否会给在身心注入一股非理性冲动?票房重要,责任更重要!”
郭志坚的博客在央视被推荐,我是在浏览房产类板块时偶然看到了他的博客,他这篇文章点击量平平,几乎没有人关注此事。唯独我觉得他对电影的评论很直接,特别是对电影出离愤怒的恨,他的中途退场更体现了他对电影的无视。
可偏偏如今网络太发达了,特别是新浪微博的便捷性与时效性更让事件犹如病毒传播一样,一夜之间就能传遍千家万户。可见网络时代微博的力量。我把这事当回事后,根据主播的痛批在我的微博发表了评论。想不到一夜之间转发率几千,评论也是一个跟一个。更想不到的是人们倒戈将矛头对准了央视《新闻联播》,从评论来看,几乎98%的人都对郭志坚进行痛批。我看着都不忍心,有人说很CCTV,洗脑洗得够彻底。CCTV嘛,黄金时间说说谎,真话都是在关了灯后再用国骂说的。郭志坚是谁?让他看四川话版的去,老子就不信他龟儿子能听到国骂。还有人说,真实点不好吗?如果郭猪波想要通过颠倒黑白诬蔑诋毁跳梁小丑来博得点击率,恭喜你,你成功了。至于对他骂脏话的我就不想说了。
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没有看过,而且也并没有打算看,不过听了郭主播的批评,反而增强了对影片的情趣,激发了欲望和冲动。都想一饱眼福和耳福。于是也有人批评说央视是收了电影的钱了,来用这种方式宣传电影。
我真想替郭志坚说一声对不起,或许由于我将该消息从央视发到新浪微博,微博的热切关注又引起媒体关注,才将郭志坚推上了被谩骂的风口浪尖上。我感觉可能郭志坚是无辜的,或许他都没想到,甚至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然我也没想到。我觉得,他并不代表央视,只是代表个人言论,可没想到引起如此的风波。
不管怎么说,有意还是无意,电影《让子弹飞》的票房业绩,还真要感谢郭志坚,感谢当今的网络,免费为电影做了活广告。还真不是大言不惭,郭志坚痛批电影的消息被转发率相当高,反而起了反作用,对电影的票房宣传有积极贡献。不过我也担忧,如果全民都反对郭志坚,是不是哪出了问题。
郭志坚博客原文:
《让子弹飞》搞笑语录
我以为,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
美女你不要,钱你也不要,你要什么啊。
你是要杀我还是睡我。
世界上本没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她已经是个寡妇了,我不能让她守活寡。
知道杀鸡取卵吗?知道杀鸡是什么?把他杀了。 取卵呢?把他骟了?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