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给存量市场开的一副良药——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之道


      核心提示:

  信任带来重复购买,重复购买带来信任。

  经济学家默顿说:“盛誉之巅,没有休息”。意思是说,获得信任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即使获得了,它也是一件过于精细的易碎的日用品。如果不小心地呵护,获得的信任也很容易被打碎。

      计划经济时期生意红火的乡镇卫生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纷纷陷入困境、生存艰难。时至今天,在国家整个医疗体系中,乡镇卫生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基层卫生院功能的缺位,使得农民挤到大医院看病,“看病难”问题由此产生。又因大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医生们有动力实行过度用药,导致“看病贵”。

      如果国家没有在2003年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新农合),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颓势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看病要自掏腰包,农民自然会选择到医疗水平高、服务好、环境优的医院。乡镇卫生院因医疗水平差、医疗设备落后,被农民抛弃毫不奇怪。

      新农合没有给乡镇卫生院带来投入资金上的改善,但国家推行的“补需方”政策,大大减少了农村病人的游移性,使他们不会因为一些小病就拥挤到城市大医院。在2005年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石花中心卫生院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新农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政策的给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县域内的其他卫生院享有同样的政策,病人的游移性仍然很高,且石花中心卫生院距离县级医院不远,怎样夺回被其他医院抢占的市场,成为石花中心卫生院生存的关键。

      在此之前,石花中心卫生院的人气几乎丧失殆尽,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营业收入,关键是增加病人的量,而不是看病次数。而要增加病人的量,就得改变过去坐等病人上门的习惯,主动出击市场。为此,石花中心卫生院采取“免费体检”的办法。

      农民收入水平低,对价格的敏感性强,免费体检能够迅速提高医院的人气,并改变病人对医院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免费体检还有助于医院了解潜在患者和慢性病人的情况,通过对体检筛选出来的单病种建立起健康档案,可以对这些病人进行动态跟踪。相比以前混沌的市场状况,能够动态跟踪的市场才是清晰化的市场、可以掌控的市场。

      医疗服务具有较强的自我增强和扩散效应,即好的医疗服务带来信任,信任带来重复交易,重复交易带来更多的信任。因此,经济学家默顿说:“盛誉之巅,没有休息”。意思是说,获得信任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即使获得了,它也是一件过于精细的易碎的日用品。如果不小心地呵护,获得的信任也很容易被打碎。

      按照卫生行业的常识就是,一个好的口碑可以给医院带来十个人的生意,而一个坏的口碑会让一百个人抛弃这家医院。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其放大效应更甚。特别是,现在的新农合是以县域为半径的,其他县的人到石花看病不能享受新农合报销的福利,这种政策限制了乡镇卫生院的看病量。因此,在一个有限的市场内,光靠做量,是难以让一个乡镇卫生院持续做大的。

      要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做大,只有提高病人的重复购买率。而要提高重复购买率,就必须给病人提供高超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备的医疗环境、良好的服务态度,换回病人持久的信任,为企业带来持续不断的现金流。

      按照这些条件,石花中心卫生院将信任基因纳入了服务提供的每个环节。内容包括:医生走出去,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设备引进来,提高检测水平,增加检测可信度;出去找病人,建立移动免费体检服务队,主动出击市场;更新医院设施,建立宾馆式的住院部,抚平病人心中的不安。

      当然,建立信任的关键因素是医生。在医院里,医生是最核心的资源,谁忽略了医生的诉求,谁就损害了医院的利益,同时也是对病人最大的不负责任。石花还通过调整分配激励机制,将门诊部和住院部的利益协调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各部门医生的积极性,留住前来看病的农民。

      此外,石花中心卫生院还采取工业上的分工生产模式,将各村卫生室变成自己的市场触觉,负责为各村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将病人推荐到镇卫生院,镇卫生院能治的就治,不能治的或病人不想在本院手术的,镇卫生院会推荐几家大医院给病人,病人术后可以在镇医院进行后期护理。

      大医院和乡镇医院分工合作将病人治疗好,尽量不让病人全部拥挤到大医院,不仅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病人的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而这些都正好解决了多受国人诟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