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日照山东。
山东之东,日出的方向。敢于叫“日照”者,必是有非凡气魄。
作为山东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日照建市21年,即崛起为山东乃至全国富有经济活力的城市,成为中国著名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2010年社科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9—2010)》中,日照位列全球经济增长率第八位;而在《2009—201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日照市位列中国城市未来潜力的第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城市增长速度普遍放慢的情况下,日照的2009年GDP总量,是2005年的2倍,四年年均增长超过20%以上,国内罕见。
能成非常之事者,必有非常之谋。日照能够遽然崛起于大海之滨,与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在山东,日照可谓异数。日照位于交通半岛的西南角,南与长三角的江苏接壤,北方是广阔的大陆腹地,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方起点,东北方是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青岛,东方,则是日韩,既可以说日照是得四方眷顾,亦可以说日照是出于四面夹击之中。
君子善假于物。日照在四面强邻之中,借用他方之长,而非为他人所制,将四周的强力叠加为自己的力量。由此走出一条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日照在传统上,乃是交通半岛的西南角,虽然直到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之后,山东半岛才提出半岛蓝色经济圈的构想,但是,在现实中,却早已是潜移默化实现了很多年。
如何在半岛经济圈中脱颖而出,如何避免与半岛其它城市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之中,特别是避免与青岛正面争锋,是日照的第一要务。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由于起步相对晚,相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分工更为明确,但是,仍然存在同质化的危险,如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六市以及滨州7大城市,在港口和机场的建设方面,就出现了各自为政,互不相让的格局。同时,半岛蓝色经济圈与黄河三角洲经济圈,亦存在近距离竞争。
具体在日照与青岛之间,亦存在一些竞争,如在港口经济方面,日照是青岛之外的山东第二大港,风头直逼青岛,日照要成为“水上运动之都”,其帆船锦标赛,大有与青岛奥帆双雄对峙之势。
不过,虽然存在竞争,日照在处于与半岛城市之间关系时,还是比较到位,特别是日照与青岛之间,还是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补。
早在2004年,日照与青岛即签署了两地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向区域一体化跨出了第一步。青岛成为日照农产品和海产品的重要市场,而青岛,则为日照提供金融等方面的服务。目前,日照引进的青岛投资,达150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09年,日照的服务业的比重,从35.8%调整为34.2%,没有上升,反略有下降,到哪里去了?除了工业增速加快外,很大原因是日照的服务业,由青岛代做部分了,青岛的农业比重降低,而服务业比重上升。
在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之前,2008年,山东省内即提出了建设“鲁南经济带”的战略部署。而日照,则是鲁南经济带的惟一出海口,连接着欧亚大陆桥和山东、山西等广阔内陆腹地。为此,日照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成为内陆腹地的战略前沿。合并日钢之后的山钢,有望成长为与首钢,武钢、宝钢等分庭抗礼的巨头。日照的航运,亦可崛起为太平洋西海岸的重镇。
日照按照“一带三轴八区十大产业”的沿海产业框架布局,不仅要建成钢铁行业基地,亦要建成汽车、造船、浆纸、粮油、石化、木材等运量大、外向型和港口依赖度高的临港工业,积极推进日照临港机械等专业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争取形成临港工业千亿级、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增强辐射带动力和集群效应。2009年,全市临港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7亿元、利税82.6亿元、利润6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4.1%、47.3%和51.1%。我们今天去参观的现代威亚汽车,亦是日照临港工业的重要棋子。其它如
亚太森博浆纸、森达美棕榈油、华海造船等临港工业巨子,亦在快速崛起之中。
《日照港总体规划》已获国家批复,今后几年,日照港口万吨以上泊位将达到253个,年吞吐能力将达到6亿吨。甚至可以超过青岛和天津。
日照向东,与日韩和欧美的贸易,乃是胶东半岛几乎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优势,日照亦不甘人后。唯一不同的是,日照是山西煤炭外运的最好通道,这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其它城市没有的优势。日照两港的直接腹地扩展到鲁南、豫北、晋南及陕西关中的16个地市,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与青岛港、连云港的腹地不相上下。这一地带煤炭(鲁西南煤田、晋南煤田、焦作煤田)、油气(中原油田、陕北油气田、晋南气田)等战略性资源十分丰富。
在与先发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交往方面,日照亦在山东独占先机。早在2006年,日照与珠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以及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的东莞,都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有双方之间的招商引资,产业转移、贸易来往等,均非常热烈。
日照在四个经济区中,均担当不同角色,日照的明智之处,在于对各个角色的清醒认识。主角和配角,分的很清楚。在鲁南经济区中,日照首当其冲,在半岛经济区中,日照积极接轨青岛,加强区域一体化,绝不争主角,在对日韩贸易中,日照与半岛诸城机会均等,而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边缘性战略区中,日照则得地利之便。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两种非常类似的绝世武学,其一曰吸星大法,可以将对方功力,化为己有,但是伤身,其二曰太极,既借他人之力,亦强大自身,日照的未来,亦当以此为鉴,既善借大势,亦不为势所趋势。主角与配件之间,依地利之便、实力消长与时势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