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理气候环境因素
1、生命对环境的依赖
地球形成于45亿年以前,约15亿年后,地球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即原生的单细胞生物。然后,生物逐渐由低级变高级。
生命进化树
根据考古学家考察,地球曾广泛存在着恐龙。为了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演变成了能适应环境的具有不同功能及特长的各种动物,其中也包括人。
原始人类形态和文化的演变记录。原资料取自:Issac and Leakey (1979)。
1. 最早出現以双腳行走(bipedal)的年代。 2. 头颅內容量大於任何猿猴类的化石(最早的)。 3. 最早使用石器的遗迹。 4. 最早有「扎营」生活的遗迹。 5. 仍有一種以上的人属种类共同存在的证据(最後)。 6. 會使用「火」的最早遗迹。 7. 可以生活在寒帶与溫帶的证据(最早)。 8. 現代人种(形态)的出現。 9. 有「把手」(柄)的工具(最早出現)。 10. 表象式的艺术品的出現(最早)。 11. 机械式工具的出現,如弓箭、矛叉等(最早)。 12. 农耕生產的出現(最早)。 |
300(400)万年前 200(250)万年前 200(250) 万年前 200万年前 100万年前 50(30)万年前 50(30)万年前 20万年前 10(5)万年前 3万年前 3万年前 1(1.2)万年前 |
人的大脑结构,也反映这种进化的特点。据脑科学家解释,人脑是三位一体,底部:脑干,在头颈顶部附近,也叫做“爬行脑”----因为它与冷血爬行动物的脑相近。它控制大脑的许多基本功能,比如呼吸。 中间:“古老的哺乳”脑,与其他温血哺乳动物的大脑相似。它控制情感,在记忆中起关键作用。顶部:脑皮层,用来思考、交谈、观察、听和创造[2]。
人的进化首先是大脑容量的增加,然后是人类有了自己复杂的语言,可以更精确地表达与沟通。人是社会化动物,人之间的精确沟通与协作 ,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效率,这使人类成为了远远超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种群。
人脑表面积大约为
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结靠突触,每个神经元平均与10000个其他神经元互连,即 1015联结数,这就构成了人类智慧的直接物质基础。
2、地理环境对社会结构及大规模商业发展的影响
人类产生后,由于在不同地理气候和土地上生产出不同的商品,为了各取所需,自然产生了商品交换活动。
商品交换,促进了不同种族思想、语言交流。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在两大文明的中间--地中海一带的中东经商的腓尼基人,为了方便与不同种族交流,借用埃及的某些注音符号而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音素字母系统 [2]。腓尼基字母系统只有辅音字母,传到希腊,希腊人加入几个元音,形成希腊字母。后来罗马人借鉴希腊字母形成自己的罗马字母。
腓尼基人的商业路线
字母的演进
同样,希腊也位于两大文明的中间,是由地中海上诸多的岛屿组成。由于特殊地理特点,商品交换同样繁荣,促使最早的金属硬币在希腊产生,从而促使商业更繁荣,贸易规模更大,极大地发挥了希腊自身及周边殖民地甚至更远区域的各自优势,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经济基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尤其是希腊借鉴腓尼基字母发明了希腊字母后,使识字变的极为容易,文字被更多的普通人(如商人)所掌握,大大促进了哲学、科学等知识的繁荣和普及,使文字和知识不再是上层少数人的专有权利,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再加上希腊原由诸多相对独立的城邦组成,从而诞生了议会形式的民主政体。
所以,两大文明中间地带---地中海周边的特殊地理环境及大规模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促进文字变异 并诞生出字母的环境,由地中海上诸多岛屿组成的希腊及富裕的商业社会是促进科学和民主发展、成长的土壤,字母是促进科学思想(分析分解思维和逻辑思维)诞生和民主有效展开的催化剂。
这其中,地中海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覆盖的海洋,据科学家考证和研究,最早的生命是诞生在水里,然后有部分从水里爬上岸。海洋不但孕育生命,而且给人类使用最大型运输工具—船创造了基本条件。回顾历史,历史上的经济贸易强国往往是海洋运输强国,近代社会尤其如此,如15世纪前后的进行全球航行开发殖民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等, 后来居上的英国,德国,日本,美国。还有现代的韩国。
另外,中国近20多年改革开放中,一个发展非常快、却不被很多人关注的是远洋运输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高速成长和发展是个活生生的证明。
大规模商业贸易活动离不开大型运输。地中海扁长形,内有很多岛屿和半岛,四面环大陆,不大、也不小,在其中航行不怕迷失方向,因为向任何方向航行,都会找到陆地。不但提供可以进行大型运输工具的通道,又为人类提供了非常需要技术知识和勇气去挑战的环境,但又不会象大海洋那样辽阔无边和险恶 让只有初级技术的人类社会无法征服。地中海不但促进了大规模贸易活动,而且为人类学习掌握科技含量较高的航海技术提供了实践、锻炼和成长的场所,也促进周边及其辐射地区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规模化生产,提高整个地区的生产效率。
就象在中国,开凿南北大运河后,促进中国南北商品交换,使商业和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地中海却是天然的。
希腊的城邦建在爱琴海的众多海岛上,位于古代两大文明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中间,各城邦有自己出海便利,相对独立。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样的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须的[1]。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了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
公元前12世纪,多里安人入侵希腊之后,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地附近,因为高地上既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又可作为遭遇危险时的避难处。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称为“城邦”,而提供避难处的地方称为“卫城”或“高城”。城邦常策略地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因而吸引来更多移民,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这样形成的,彼此较为隔绝,而又生气勃勃地独立不移。
开始时,这些城邦主要靠自然农业、放牧和捕鱼为生。但是,公元前8世纪初,这一自给自足的经济因人口密集而遭到破坏。渴望得到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或者如时常发生的那样,三者兼而事之。到5世纪,包括黑海在内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环布繁盛的希腊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为与母邦一模一样的海外城邦。
这些发展引起一个最后改变整个希腊世界的连锁反应。殖民地用船把以谷物为主的各种原材料运到人口过剩的希腊,作为回报,得到酒、橄榄油和诸如布、陶器等制成品。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急速发展。希腊土壤适宜经营橄榄园和葡萄园,而不适于作麦田。由于多岩石的山坡能用来种葡萄树和橄榄树,土地的开垦面积大大增加。因而,转向商业性农业,使能够养活的人口比从前经营自然农业时增长二至三倍;此外,对制造业的促进也是很大的,这可以从不仅在地中海周围,而且深入更远内地,如在俄国中部、德国西南部和法国东北部也挖掘出大量希腊陶器这一点上看出。与此同时,希腊商船队在往返运送货物方面也获得很大成功。那时的货物与奢侈品截然不同,体积庞大,以如此巨大的规模运销各地,是前所未有的。[1]
频繁大规模的商品交换中,希腊人率先使用硬币作为交换媒介,硬币日渐广泛的使用也有效促进了当时的商业经济活动。
欧洲19世纪的经济革命促进了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深入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革命。希腊从公元8世纪起,就发生了相同的情景。从前,贵族收租是以收取部分农作物的形式进行,年景不好时,大家只好一起勒紧裤带度日。后来农业商品化、商品交换的繁荣,促使最早的金属硬币在希腊产生,从而促使商业更繁荣,贸易规模更大,极大地发挥了希腊自身及周边殖民地甚至更远区域的各自优势,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不仅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产生了很多商人和运输业者,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经济基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引发了社会构成变化。尤其是希腊借鉴腓尼基字母发明了希腊字母后,文字被更多商人等普通人所掌握,大大促进了哲学、科学的繁荣和普及,使识字掌握知识不再是上层少数人的专利,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再加上希腊原由诸多相对独立的城邦组成,从而诞生了议会形式的民主政体。
公元前506年克利斯梯尼在雅典掌握政权,取消了原有部落,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一改革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利。克利斯梯尼建立了五百人会议,所有年满30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当代表;五百人会议除了为公民会议准备议案外,并握有最高的执政权和行政权。希腊字母创造后约300年, 即公元前500年时,由于克利斯梯尼的这些改革,雅典已出现民主政治。
(很难想象,如果大部分会议代表不识字没有知识,如何做好代表有效地参与民主政治?因为不识字 会议内容和决议只能通过口述传达,容易导致信息传递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