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亿”与“13亿”


在浏览中华商标网时,发现了两个名称相同的商标。这两个商标都以一个数字作为名称。这是一个尽人皆知,从国家领导人到民众经常念及,被视为国人标志的数字。将这一数字作为商标名称,确实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这两个商标便是获准于01类的“十三亿”(见商标网01类化学原料第14页)和获准于32类的“13亿”(见商标网啤酒饮料第1页)。
这两个商标虽然名称相同,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但由于创意的差异,给人的印象,感觉也完全不同,从而延伸到实际的应用,也大相径庭。
前者以中文组成“十三亿”,没有任何图案,因此,虽然名称响亮,但没有更多的延伸含义,显得有些单调。而后者则以阿拉伯数字13和中文亿组合,并以粗壮的字体联结,彰显了一种强大和团结。更妙的是,设计者在“13亿”的字体上标上了两条线——长江,黄河。一下子就凸现了“13亿”的高大和宽广,使图案展示了一种大气和美感。且长江,黄河作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使整个图案更加体现了民族性,并赋予了很深的内涵。
在商标服务产品的应用上,“十三亿”针对的是化学原料中的化学肥料,植物肥料等,与“十三亿”的组合和宣传都比较难。而应用于啤酒饮料类的“13亿”,由于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商标与产品的组合和宣传空间都很大。比如生产可乐饮料,那就组合成了“13亿可乐”这就是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有很强的广告效应。且由于整个图案的民族性和大气,在广告宣传上应该可以有许多高瓴建屋的创意。
本人对上述两个商标的浮签点评,没有任何贬此褒彼的意思,只是想说明,商标的设计需要创意和灵感,更需要阅历和文化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