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母 亲
宋 圭 武
小时候,对母亲的理解就是忙碌。看到母亲忙忙碌碌的背影,也不理解大人的心,就是贪玩。
上小学和中学时,心思主要在学习和对付老师上,对母亲的理解简直就是苍白。只知道没有钱交学费,就跟母亲要,至于这钱来的容易不容易,似乎就没有关心的必要。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从家里出发,母亲送我,我叫母亲回去,但母亲坚持送我到村头岔路口。在岔路口,母亲让我走,我向前走了五六步,又回头看了看,看母亲走了没有,但看到母亲仍然站在路口看我,眼里满含泪水。此刻的我,心顿时凝固了,这一刻,母亲的泪,让我终生难忘。
我的母亲生在旧社会,属于缠小脚的一类。从小就过的是苦日子,也没有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虽然姓姜,但没有正式名字,至于小名,我就不知道了。
在家里,母亲虽然行走不方便,不像别人那样腿脚麻利,但农田里的活和家里的活,母亲也没少干。经常是这边忙完地里的活,家里的活又等着,忙完家里的,地里的活又来了。一年到头,就没有看到母亲闲过,里里外外总是一直在忙。当时家里孩子穿的鞋,大都是母亲一个人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有时甚至出去打工。记得我上大学时,母亲为了给我挣学费,就去当时县林业局在我村办的林场搞副业,工资是一天一元钱。当时母亲为了挣这一元钱,需要一整天跪在潮湿的地里铲除杂草。每每想起这些,真是不堪回首,感觉自己亏欠母亲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母亲有最善良的品格。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母亲最看重的,是善良诚实的人格,而不是金钱。在这方面,母亲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天气热,母亲叫我给地里劳动的人送水,走在公路上碰到几个人正在修一辆汽车。这几个人看到我手里拿着一壶水,就喊道:“小朋友,喝点水,给你钱”。当时我还小,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就拿水让这几个人喝,这几个人喝完后,我仍站在那儿,但这几个人一点反应也没有,继续修他们的车子。我站了一会,看没有什么指望,也就走了。回到家后,我给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笑了笑,说道:“天热,这些人出门也不容易,人家给你钱也不要要”。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对我影响很深远。至今想起这件事,仍让我时时不敢怠慢,时时绷紧做人的弦,生怕做不对让母亲不高兴似的。
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更没有学过什么教育学,但感觉母亲最会教育子女,最懂得教育学的真谛,也最懂子女的心。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下午放学后,在家里等大人回来做饭吃。但很晚了,走地里的大人还没有回来,我就一个人走进了厨房,发现面条母亲已经擀好,只等地里的人一来下锅就是。由于天色已晚,我想地里的人也可能快回来了,就自作主张烧水下面,结果不知道把握时间,把面条煮的一塌糊涂。我想这下糟了,一家人的一顿饭叫我糟踏了,想母亲回来,肯定要责备我。但母亲回来后,却用赞许的目光问我:“你下的面?”我说是的,母亲笑了笑,就再没说什么。对于我的失误,母亲的笑,使我既感到温暖,也感到一种无奈。母亲的笑,也真正调动了我心灵内在的自我调节。真正的教育,就应当是这样内省的,而不是外迫的。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就是爱加以身作则,这是最完美的一种教育方式。
由于劳累,母亲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后就病倒了,并且不久也就离我们而去。本想在自己工作后,有了工资好好孝敬一下母亲,让母亲也感受一下宽裕的生活,但这仅成了我一个永远的遗憾,也成了我一个永远的痛。人生有许多遗憾,但对父母亲的遗憾是永恒的,也许只有在自己死亡的那一天,才能最终消解这心头的遗憾。
母亲走了,时间如梭,如今,自己也是快50的人了,儿子也上高中了。但回忆往事,每每想起母亲慈祥宽容的目光,每每想起母亲送我到路口时的眼泪,每每想起母亲为了我的学费而跪在潮湿地里劳作一天的身影,以及母亲不为钱所动的心态,我的心顷刻就像涌动的海潮,总无归处。
回忆往事,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不如意,但想开了,其实许多事都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过去的,没有必要去较真。但爱是例外,爱是永恒的,也是博大的,尤其是母亲的爱,更不能忘却。愿世界处处充满像母亲一样的爱,这世界就是天堂。
寥寥数语,难以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也借以舒缓一下我内心的负罪感和紧张感,但感觉仍是沉重如初,难以释怀。对母亲的怀念,也许就是这样。
愿母亲在天堂快乐幸福,不要再为儿女们操心。
宋圭武2010年12月1日夜晚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