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精英教育沦为精英二代的盛宴
近日,长春外国语学校的一场保送考试引发家长和同学的广泛质疑,据同学和家长举报,不少平时成绩平平甚至经常排在全年级倒数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凭借这次考试一举获得了保送资格。(12日中国青年报)
按照常人的理解和常规的做法,保送生理应是那些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学生,由学校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送学,以利让更好地因材施教,让更多精英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长春外国语学校的保送考试中,却出现了众多有家庭背景,平时学业成绩倒数学生成绩反常飙升的奇观,学校有关负责人的“疑似作弊”说也许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实质上涌动着潜规则的暗流。
一段时期以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力寻租现象一直若隐若现,有着权贵背景的“精英”二代总是极容易以种种方式胜出,或考试作弊,或违规加分,或采取其他通道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接受教育。也正因为如此,北大首倡的校长实名推荐制,不但让公众对公平性感到担忧,同时,也令校长们倍感左右为难,生怕稍有疏漏而引发公众质疑。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不但时常见诸报端的一些弊案很容易引发人们以点带面的遐想,更有专家明确提出精英阶层遗传基因优良,当给予其后代优质教育的论调。尽管理论上受到公众的反对,但实践中恐早已有意无意地先行了。11日山东商报报道说,南方科技大学推行精英教育,从部分省市招录50名高二年级学生,直接面试入学。尽管“精英教育”或是当今教改的方向,但在体制尚欠完善、潜规则无处不在的今天,谁能保证会不会演变成精英二代、特权二代的教育?
教育不公必然会进一步放大未来社会的群体差别,加重阶层固化倾向,这是不争的共识。这就决定了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必须严格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阳光操作、加强监管等多种渠道,坚决治理教育领域内的腐败,遏制种种可能的徇私舞弊现象。当保送生考试中,平时表现平平甚至倒数的学生成绩反常飙升不再是极个别是,无疑再度向我们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