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的阳光普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温州查理鞋业公司董事长谢卫国治厂理念,老板要与员工上下一心。2003年该厂一对民工夫妇突然单方终止合同回老家治病,临行前向公司借款5000元。谢老板明知可能有借无还,但是还把钱借了给他们。谁知一年后,这对夫妻竟又回来了,目的就是来打工还钱,还完了钱再回家。此事不胫而走成为美谈。正是该厂上下和睦相处,老板与工人共赢,查理公司从来未发生过劳资纠纷。2009年8月1日,扬州晚报刊登<张兆龙:快回家看你娘最后一眼>的文章,张兆龙打工处的老板娘看到报道后,立即找到张兆龙问清情况后,工地老板在第一时间将张夫妇送到了家,使张看到了老母亲最后一眼。社会是多元的,要容纳各方面的人生存,而不是只剩下一种人、一个阶级。存在不同阶级阶层必然会有矛盾,只要我们放弃固守一种立场的理念,矛盾的双方处身设地为对方作想,多想对方生存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困难,以真善美宽容大量,兼容并包,诚信坦白的心态是能够处理化解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理智冷静地处理,矛盾双方共存是完全可能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斗人,斗得天昏地暗。让一让,让出广阔空间,文革那种文斗变武斗的惨剧我们记忆犹新,不能再重演。
人与人的慈爱、社会对人的慈爱是指对社会每个成员所施加的。博爱是指爱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论哪个阶级、哪个民族,无论男女老少,还是老弱病残,无论是工农兵学商还是政府官员,每个社会公民都应得到社会平等公正的爱心,对社会每个成员给予春风般的温暖。民主社会主义所注重的精神道德的建设,以“民主、自由和博爱,平等、公正和宽容”为基本道德准则,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秩序,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保障文明的昌盛与延续,祈望把中国建立和睦友爱的国家。
在民主社会主义再也看不到那种对“阶级(政治)敌人”实施秋风扫落叶那样的残酷无情的斗争,将杜绝虐待政治犯良心犯。民主社会主义坚决否定给所谓土豪劣绅带高帽挂牌子,污辱人格的痞子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要关心目前工农的处境,也要关心过去受到迫害的地富反坏右资本家走资派臭老九乃至国民党老兵及子女的生活,恢复他们被剥夺的政治生活等一切平等权益。在公安警察中必须提倡人道文明的审讯,清算50多年来(80多年来)不讲人道主义的残酷镇压作风和敌对情绪,严禁私设公堂,尽可能不使用刑罚,即使是不可避免也只能是有效温和的刑罚,决不允许对不同意见者进行内控。
由博爱准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必然真善美宽容大量,兼容并包,诚信坦白,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意见并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民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博爱则爱护每个人。在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人都可以开怀畅谈,轻松欢心生活,再也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每个中国人都将告别那种趑趄不敢言的黑暗凄楚生活。在民主社会主义中国将不再搞专政,不再一次次合法地打掉5.5%左右的人。因为我们热爱每个人,决不把爱的阳光和温暖对5.5%左右的人遮起。所有人都能得到社会的普爱,得到社会的一切的权益。没有人低人一等,没有人需卑躬屈膝,没有人被社会麻木不仁。我们拼全力为人格的尊严而呐喊,尊个性而张精神。我们将实现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屈辱、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一切关系….。
同时民主社会主义也坚决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者提倡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那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不人道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的竞争行为。没有人会被蔑视为次等的人、被特权阶层歧视奴役。弱者实际上正是被专制独裁者剥夺了正常权益生存在恶劣环境中的群体,博爱坚决消除专制独裁者对弱势者丧失权益而熟视无睹,甚至冷嘲热讽冷落遗忘弱势群体的现象。博爱决不是恩赐式的亲民,而是尊重恢复每个公民的政治教育工作生存的一切权利。博爱就是要讲公德,推崇为社会进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创造性的工作、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精神,提倡廉洁奉公、刚直不阿、宁断不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社会正气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早日结束五十多年来群小无不登用而善类几空,民族精华既被淘尽的局面。博爱特别尊重敬仰那些所谓不适时宜,但能上应天心下顺民心敢于抗争而陷入弱势群体中的英雄人物,坚信这些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巍巍挺拔的丰碑。民主社会主义将为50多年来一切主张社会进步反对暴政而牺牲的英雄人物树碑立传,给予家人奖赏和生活补贴。
福利国家制度是国家经济干预制度组成之一,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公享医疗费、退休金、生育补助、教育补助、失业救济、公用设施等。它是人类理性迸发的灿烂火花,它是博爱原则和平等思想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点之一。民主社会主义将建成平等公正公开的国家福利体制,决不允许出现苏式社会主义福利制度下将公民的福利变成当权者的特权,变成他们贪污享受的肥肉,变成他们勒索欺压人民的工具,对在苏式社会主义下特权阶层获得的不合理收入、待遇和享受,将一律收回。宪法中规定的福利项目不允许巧立名目加以取消,民主社会主义将坚决废除教育产业化政策、将由立法机构确定住房医疗上学的费用。为提高社会的效率和防止懒惰,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政策应当是低工资、高奖金;高收入、低福利,能够基本保证社会所有成员在生、老、病、死等基本生活方面没有悬殊的差别,而把更高的“享受”层次作为对杰出俊贤的“奖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社会自由竞争的缺陷,使得社会既保持了自由竞争带来的活力,又不失仁爱公正的精神。社会保障支出占GNP的比重为15%为宜(在当今欧美国家中社会保障支出占GNP的比重,在瑞典1980年为32% ,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为25-30% ,奥地利、西德、爱尔兰、卢森堡、挪威为20-25%,英国为18% ,加拿大为15% ,美国为13%,澳大利亚为12%)。
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工作岗位的健康和安全的条件,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假期。建立贫困家庭社会保护和物质援助完整的国家-社会体系,争取使他们依靠工资、退休金和补助金的收入水平不低于最低生活费用。保证每个人—特别是农村农民获得住房、免费教育医疗服务、其他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时发展收费服务,形成住房市场。
在根本改善保健和药品供应工作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基础上,保证实行大规模的保健和预防计划,使公民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帮助。实行有关改善妇女劳动和生活条件的重大措施,为她们提供缩短工作日、按方便的时间表工作的权利,增加产前假和照料婴儿假,给多子女和单身母亲提供额外的假期。
增加用于维持和发展保育机构的拨款;克服儿童商品、生态纯净食品的短缺现象;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儿童医疗服务。保证青年社会起步机会的平等,青年的职业、政治和文化成长的可靠前景,制定帮助年轻家庭的措施。改善残疾人、退休人员、事故和其他灾难的所有受害者的处境,提高对他们的社会和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向他们提供住房、商品和服务的社会计划。
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追求公平、稳定和共同富裕。芬兰、丹麦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是全方位、广覆盖的,人称“从摇篮到坟墓”,包括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退休保险以及残疾人保险等。用于与社会保障有关的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达三分之一左右。在劳动力成本中,工资收入占66.5%,工资以外的社会保险成本占33.5%,在欧洲名列前矛。在丹麦和芬兰,政府在促进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把缩小收入差距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强有力的再分配机制,初步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80%左右,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大约各占10%左右。这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约在0.250.3之间,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真正体现了“通过实行社会的经济民主,消除阶级差别和一切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现象”的思想,让“平等、关心、合作和互助”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