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出印刷版,美国《读者文摘》申请破产保护,《新闻周刊》被出售……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日子不太好过。有人曾经撰文指出,传统的印刷媒体将走向衰落,并最终被互联网所取代。
现在提出这个观点还为时尚早,毕竟,每一种媒体在诞生之时,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媒体演变的历史:上世纪20年代末,当无线电广播出现时,有人预言,报纸将被扔进垃圾堆;其后20年,电视的出现,使报纸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许多人预言印刷媒体将就此衰落、消亡。但现实告诉我们,它们只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报纸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最终还是报纸、广播、电视达成了平衡,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局面。
如今,报纸又一次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有人预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报纸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龙”。报纸真的会在网络时代退出历史舞台,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人类的传播史一再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旧媒介。正如文字传播淘汰不了语言,印刷媒介离不开文字,电子媒介取代不了印刷媒介一样,报纸和网络也将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与传统报纸比起来,劣势是很明显的:
(1)阅读的便易性。报纸的阅读与携带均极为方便,无需专门的设备,随时随地均可进行。而网络媒体则需依靠计算机等专用设备,并需接入网络,方可获取相关信息。即便是当前流行的无线网络联接,也必须有专门设备,而且携带也不如报纸方便,阅读成本也较高。
(2)消息的权威性。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发布信息,这虽然打破了新闻机构对消息发布的垄断,但也造成了传播者对新闻内容不负责任的态度。报纸在新闻的核实与深度报道事件时仍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3)经营模式。报纸的营销是在受众与广告商两个方面进行的,并形成了其特殊的经营模式。而网站虽然也可以靠页面广告获取利润,但广告商们却很难为某个网点的页网点击率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来。这必然为网络媒体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
(4)发行方式。网站往往花费巨额资金在各种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这在网络媒体本身并无赢利可能的情况下,一是消耗过大,二来效果也不一定好。
(5)版面设置。报纸可以通过其版面的排式传递一定的信息,如头版头条、长篇社论、大幅照片等等内容,而网络媒体受计算机荧幕与网页形式的限制,往往在首页中只能以标题的形式编排各种内容与报纸的表现形式来说,却要差了很多。
(6)阅读习惯。报纸的阅读方式要优于网络,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面对纸质媒介,而不愿意对着屏幕阅读。
不找太多理由,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