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获得大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而如果所有农民都获得大丰收,却不见得人人受益!对于局部正确的措施,应用于整体则可能完全错误,这就是管理中所谓的“合成谬误”。物业服务企业的成本控制则经常走入这个误区。
小学数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总成本是各环节成本之和,而加数降低越多,总和就会越少。于是,全面压缩各环节成本,尤其是人员工资福利,则成为不少企业保持生存、追求利润的首选。
但是,老福特早在九十多年前就用行动说明此路不通。当时老福特立志要造“工人买得起的汽车”,而降低成本的措施却是工人工资翻倍、售后服务增加等“增大成本”的“疯狂之举”,虽受到多方责难,但事实却证明老福特是对的。
老福特的例子告诉我们,降低成本并非企业的目标,成本也并非利润的决定因素,而提高效率和产出才是关键。因为小学数学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利润是收入与成本之差,影响利润的除了成本,还有收入。
换言之,物业企业的最终出路可能并非把收入锁定在物业服务费上,进而一味追求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绝对降低,而是保持人力成本的合理增长,同时通过服务创新使收入能够更快增长,以实现利润空间的稳定乃至增加。
值得欣喜的是,已经有物业服务企业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要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则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