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不辨不明。最近,在价值中国网上看了一篇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黄铁鹰先生写的文章——《管理不是科学》。黄先生说管理不是科学的依据,管理是一门艺术。首先,我要说的是,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管理不是科学”那就有问题了。为何?因为笔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门不是科学的艺术,就是说任何艺术的本身首先是科学,而后才是艺术。事实上是,科学与艺术本来就是一家人,压根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看问题,“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本来就是一个事物或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其次,我要说的是,世界上压根就没有能超越了科学的艺术,也没有不讲艺术的科学。如果要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是,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其性质都由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
一、科学和艺术无本质区别,到一定层次是可以沟通的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当它们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是可以沟通的,压根就没有本质区别,而只有内在联系,是由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或同一性决定的。不能由于表现形式不同,而把科学与艺术、艺术与宗教、宗教与科学等截然分开,当然也是无法将它们分开的。为什么会出现“分不开”的现象?因为无论是科学、宗教还是艺术,其实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并且都需要借助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来展示自己。否则无论科学、宗教还是艺术,均变成了无本之木。
而从描述世界和借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来展示自己这一点上看,科学、宗教、艺术压根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有,也只有微妙区别。当然,它们相互之间更有内在联系。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使科学、宗教等都具有了艺术性;反之当然也就说明,一些科学、宗教之所以令人感到乏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缺乏艺术表现能力、感染能力。谁能说绘画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电影艺术内容和创作过程没有规律性?于是,艺术获得了科学性。
笔者以为,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首先是一种工具,它们都是为了表达某种事物或物质的运动规律。在表达某种事物或物质运动规律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性是必然的,所以才有了科学与宗教、与艺术的分野,但人们不能就此说科学、宗教、艺术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同的自然科学之间都是有差异性的,何况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医学无疑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大夫在行医的过程中需要有技术性,而当某种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呈现出艺术性。
反之,当一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亦会呈现出科学性。谁能说宇宙飞船升天的过程不具有艺术性?而谁又能说生产陶瓷艺术品不需要科学性?而从音乐、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来看,新科技手段的不断采用和创新,都是它们难以回避的。很显然,电声乐器、声光画作的出现是艺术界的新鲜事,过去不曾有过,但它们即使艺术,又是科学。即使管理就是一门艺术,那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是离不开科学的。至少,说管理是艺术的人不能否认,会计记帐须尊重科学。
二、无论艺术还是科学的性质都由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
任何科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同时也可能是属于别人的研究对象,经济科学、管理科学亦然。如果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经济事物本身,那么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人类如何才能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为什么把“人类如何才能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当作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因为只有当人们能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时,产生的经济价值最大;反之,不但产生不了经济价值,还有产生“反经济价值”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管理科学由此而产生。
于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人类如何才能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这件事是否是物质,如果是,这种物质的运动是否具有规律性。我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凭什么说“人类如何才能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也是一种物质?
诚然,这是由管理或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首先,管理者自身就是一种物质(生命体当然是物质了)。其次,管理对象中的事都是物质,如自然资源、资本(生产资料)、市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场本身就是物质,场系物的表现,否则解释不清楚场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都是物质。第三,上述事物或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第四,上述事物或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决定了人类的管理活动必须得符合、遵循上述规律,否则便产生管理危机。
是管理者不是物质还是管理对象不是物质?既然他们和它们都是物质,那他们或它们的运动为何没有规律?如此,又怎么能说管理不是科学?一个专门从事经济事物、物质运动规律的学问不是科学那什么是科学?诚然,这也不是在否认管理不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科学。人们通过高倍摄象机拍摄一滴水的运动状态,发现其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人们通过高倍显微镜拍摄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病毒、细菌时,也发现它们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那么以上说明了什么?
以上足以说明,艺术无所不在;以上足以说明,艺术仅仅是一种表现;以上足以说明,人类的所谓艺术,仅仅是人类借助于一定的物来对自己所要和想要表现的事物、物质,来表现而已。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能否定的,那就是,任何一种艺术表现都需要有一定的内容,都需要反映一定的事物,都必须得借助一定的工具。难道管理就不是了吗?管理不需要有一定的内容、反映一定的事物、借助一定的工具了吗?而从上述“都需要”的角度去看问题,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何在?
三、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如此,黄铁鹰教授为什么说“管理不是科学,而是一种艺术”呢?我想,这可能与黄先生只发现了管理与艺术的区别而没有发现管理与艺术有内在联系不无联系。不能因为每一位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管理表现就误认为“管理不是科学,而是一门艺术”。何谓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表现;何谓科学?毫无疑问,科学的本质是对研究对象存在与运动,发展与转化规律的揭示。“揭示”当然也有将研究对象存在与运动,发展与转化规律“表现”出来的成分,或意义了。
请问,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所谓“艺术”要“表现”什么?难道不是所要表现事物的运动规律?所不同的是,无非是其使用的工具存在差异而已,但从所反映的内容上看,可以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都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物质运动。
无数事实都可以说明,只有当被表现、被反映的事物或物质能够为我们呈现出规律性的艺术曲线的时候是最美的,也最具有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的;反之,如果只追求管理的科学性或艺术性,那他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有效的管理者。而事实上是,现在就有那么一些管理者,视经济社会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于不顾,在那里大谈特谈什么“管理艺术”和如何确立“管理权威”或“管理虎威”什么的,我看,那都是属于“管理皮毛”或“管理虎皮”范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当然,如果只讲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而不讲管理的艺术性,那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诚然,这也是由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主要是人的性质决定的。现在还有那么一些管理者,把人当作是一种物件来管,忘记了人不仅能够“上楼”也会“跳楼”的事情。“富士康式的管理”无疑就属于此类。这无疑是“泰勒式的管理”给我们这个世界留下来的后遗症。
怎么办?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是,作为管理者的我们能够事先将“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结合起来,就是说不仅能赋予管理科学性,也能赋予管理艺术性。首先,须搞清楚管理的任务就是能够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因为只有当人们能够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时,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其次,在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的过程中要讲管理的艺术性,因为被管理的对象不只是某种物件,更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家庭、有思想、有情感、讲艺术的人。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与黄铁鹰教授商榷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