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行为学名词与网络应用


经我的老师donald_chow先生推荐,近日我阅读了《Predictably Irrational》(中文译名:怪诞行为学)一书。读罢两章,便有所体会。以下是部分感想,希望能与网友一同探讨。
 
一、
当一种产品出现高中低三种价格时,一般人会选择中等价格。原因:大多人的经济水平支持其可以选择中低价格。而高、低价格(作为标准)的干扰下,使他们经过“理性思考”然后得出“理性结论”——中等价格的产品质量是中等或中上水平,性价比较高。
 
从本质分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如下:
 
1、购买信息残缺。购买者大多为非专业人士,他们对某产品的价格、效用等只有一般性认识。在选择购买中,他们为追求最大利益,非常需要其他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理性思考。
 
2、价格(标准)干扰。营销精英深谙购买者的认识水平,所以他们就会主动提供特定(经选择)的外部信息,诱导购买者根据现有的信息(强制性)得出某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正是营销精英想追求的。)营销精英一般的策略是,提供不同对象,让消费者选择。但会把各种对象量化或实体化(容易对比),然后使消费者掉入信息陷阱,从而作出经过自己“理性思考”下的“理性结论”。
 
这一例子,涉及到生物学个体有利性、经济学比较优势、心理学的图式、社会学的刻板印象还有媒体学的信息策略等。
 
 
二、
在《怪诞行为学》有一个“任意的一致”概念,即在估量产品价值时,外部提供一些确切价格,尽管最初的价格是任意给出的,但一旦这些价格在我们头脑中确定,它就能塑造我们目前和未来的价格理念(达到相关的一致)。
 
“任意的一致”这概念中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就是对于产品的价格,我们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是难以确定的,必须借助外部信息,此时人往往会把外部的信息作为一个锚、作为一个标准。
 
此一原理,对我们敲定产品价格、思考价格策略有很大启示。当新产品或新服务出现时,产品的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拥有对其价格设定的相对话语权(其价格还会受行业规则、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并且这个初始价格很可能成为用户的价格标准,从而影响整个行业关于此产品或服务的定价。
 
 
三、
名词解释:锚,即第一次的感觉基准或价值基准。如在价格上,锚就是第一次出价。
 
当人心中有锚的时候,我们会重新确定锚的原因有:1、原锚根本性消失了(此类东西此类产品在市场不复存在) 2、因为自己新的需要(主要因素)和认识的改变(次要因素),从而主动放弃原锚,或者修正原锚成为新锚。
 
这原理可很好运用在新企业发展中。当人们已经习惯使用某一特定产品或特定(他们已经有一个旧锚)时,新企业如何才能吸引人们使用自己的产品呢?根据以上分析,人们会改变自己习惯的原因有:1、原锚消失,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这意味别人企业倒闭或产品被社会彻底否定。2、人们的新需要和认识改变。这相对好办。我们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外在),设计出相应产品。我们也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度,激活用户的潜在需要。星巴克在邓肯甜甜圈店之下却能活下来,并且发展壮大。这很大程度上与它走出了与甜甜圈店不同的第二条路有莫大关系。
 
四、
羊群效应与自我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效仿,这就是“羊群效应”。还有一种叫“自我羊群效应”,这发生在基于我们上一次的行为而推断某事物的好坏。
 
上述两概念,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换个角度,假如我们是那个某事物的生产者或提供者,那我们应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1、人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推出一个让人满意的产品很重要。简而言之,要做好产品本身和把握进入市场的时机。 2、任何一个人对产品的所有反应及后续行为同样重要,因为其能影响其他产品选购者。所以企业和商家的三句忠告是:请善待你的客户。大客户,是你的客户;小客户,同样是你的客户。最后一句是,请谨记并实践前两句话。
 
 
本文版权归钟伟荣 (QQ:602893287)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文章首发:钟伟荣的博客(http://www.tiwwei.com)。个人微博:http://t.sina.com.cn/tiwwei,欢迎关注,期待与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