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时的旧文:二十年热泪伤痕


1961813夜,一堵160公里长的墙隔开了柏林,也隔开了整个欧洲。横跨东西德边境线的水泥板墙和带刺的铁丝网使整个欧洲变成了萨特的小说《墙》,荒诞和毫无出口。

1989119,伫立了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倒塌了。横亘在东德和西德之间的隔阂、横亘在整个欧洲内心的隔膜、横亘在冷战双方的仇恨和敌意,也慢慢倒塌了。几乎在一夜之间。

也差不多在一夜之间,德国完成了统一,重新变成了德国。欧洲又回到了老路上。人们欢欣鼓舞,相信德国将拥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未来,欧洲将再次领导世界,而世界将从此如画作一般。

一切看起来都还不赖:德国人试着手牵手往前走;试着相互交纳、彼此交融,接管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情愿;试着像一家人那样,脸上装出和睦和融洽;还试着忘记伤痛和屈辱,忘记仇恨和敌意,忘记那些该忘记却始终无法忘记的荒诞过去。历史突然转了向,人们憧憬未来,尽管并不确切知道未来到底是什么模样。

德国变成了大国和强国。德国人还选举出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他们努力去开创历史,赢得尊敬,昂起骄傲头颅,扮演强者角色。可是,谁能忘记那堵墙呢?整个欧洲,整个世界,谁能忘记那堵墙呢?

那堵墙不仅依旧横亘在我们心中,还横亘在文明冲突的两种宗教文明里,还横亘在朝鲜半岛的两端,还横亘在耶路撒冷的两侧,还横亘在肤色的深浅中,还横亘在钞票的名称上,还横亘在我们所能触手可及的一切,政治、贸易、外交、文化、和平演变、大国崛起、利益攸关、战略伙伴……

谁也无法忘记。剩下惟有纪念。今年102日,来自法国一家戏剧公司的两个巨型提线木偶亮相柏林街头,它们在露天剧场进行表演,以此纪念柏林墙推倒20周年。在它们行动之前,美国CNN努力通过靠近波兰边境的一个前东德小镇去记录德国社会演变的实况。对那段历史充满嘲弄和优越感的CNN记者确信,“虽然社会在进步,但也是不无遗憾”,因为“柏林墙倒塌20周年了,在前东德的一座小城里,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因为“在前东德的许多地区年轻人很难找到出路”。

这些年轻人的父母,曾经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掀起柔软的旋风,并且把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旋风变成了暴风雨。他们是胜利者,因为他们赢得了他们想要的一切,包括统一的德国。

可是他们的儿女们却依旧一无所有,这次不是在高压、极权和独裁的名义下,而是在民主、自由和市场的呐喊声中。他们努力去寻找“任何一个失业率只是荷耶斯沃达一个零头的地方”,除此之外,他们无路可逃,就像当年柏林墙挡在他们父母面前一样。

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都相信,推倒柏林墙是历史中一个伟大的瞬间,他们相信德国人的伟大勇气,也相信德国有值得骄傲的未来。他们相信流淌在德国人身上的红色血液,也相信他们所拥有的,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

现实却那么残酷。尽管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再提醒曾经生活在柏林墙两边的人们,德国的统一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无数人付出勇气和决心所获得的成果。德国人应该记住历史的教训和宝贵经验,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重新拥有这种前面所未曾有的勇气。

可是,墙依然横亘在那里。曾经的西德人依旧在抱怨,那些他们的“敌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和福利;那些曾经的东德人也在抱怨,国家提供的工作没有了,为了统一他们献出了一切,却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失业者。地缘上的“敌人”在警惕德国的崛起和膨胀,经济上的“敌人”在狙击德国的扩张,甚至所谓的盟友,在面对分歧的时候,也要将他们扔回“老欧洲”的套子里,使他们不得不时刻牢记昔日的屈辱。

柏林墙只是一堵墙,它虽曾隔膜了整个世界,却阻隔不了德国人对统一、民主和自由的渴望。柏林墙却又不仅仅是一堵墙:在隔膜重生的世界上,在伤痕累累的欧洲,只要人们内心的柏林墙还没完全倒塌,德国就不算一个统一的德国,欧洲就称不上统一的欧洲。这就如同我们身边的那个半岛,只要敌意不曾消弭,只要裂隙尚未弥合,亚洲就谈不上统一的亚洲。

柏林墙建立的时候,人们相信一堵墙可以隔开世界。柏林墙倒塌的时候,人们奢望光亮瞬间到来。其实柏林墙只是存在人们心中,心中充满热血和渴望的时候,什么样的墙都阻挡不了对自由的向往;心中充斥热泪伤痕的时候,什么样的墙也倒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