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美国的石油天然气贸易


20世纪20~40年代,北美墨西哥湾的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石油出口的主要基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国,石油总蕴藏量占世界2.9%,天然气总蕴藏量占世界3.3%。美国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90年代后半期,美国一次能源的消费量超过了20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4%。如今委内瑞拉、墨西哥的大量原油流向美国,从而开始改变了世界石油贸易的地理分布。
迄今,每年除自产外,美国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北非和几内亚湾地区,约占石油进口量的2/3,另外,也从拉美和加拿大进口一部分。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以其独具的优势,正在成为倍受人们青睐的能源。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市场分析家们预测,2010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从目前的5800亿立方米,增加到8000亿立方米以上[1]
从波斯湾,拉丁美洲国家进口能源是美国对外能源政策优先发展方向,在其单边世界指导下,为了石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后,动荡的海湾,风云变幻的拉美,促使美国能源外交呈多元化趋势。美国能源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全球能源安全体系的同时,提高美国的能源安全;其次是保存美国的能源。美国将保障相应的能源生产基地仅排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下,可见美国对能源的重视。美国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口能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协调能源政策的领袖人物。2002年俄美峰会发表了《关于新一轮能源对话的声明》标志俄美能源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一、美国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的政策及与俄罗斯的较量
美国将环里海地区视为与波斯湾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将环里海与波斯湾一起划入其战略利益范围。里海石油储量超过200亿吨,天然气储量18万亿立方米,成为仅次于波斯湾的第二大油气产区,美国将环里海地区油气视为能够保持21世纪上半叶世界石油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等都是该地区重要国家。美国认为阿塞拜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美国拟引阿塞拜疆天然气入欧,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打破俄罗斯的垄断地位。此外,美国还欲打破俄罗斯在供欧天然气的垄断地位,计划修建穿越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将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引入南欧和中欧。美国利用当地的新老盟友: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与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将两大油气区连成一片,与俄罗斯既合作又较量。
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和俄罗斯两个天然气大国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伊朗提出创建天然气欧佩克的倡议,得到普京的回应。2007年普京访问卡塔尔时表示,目前天然气出口国必须协调彼此的行动,不反对建立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天然气欧佩克天然气欧佩克目前暂时没成立,但决定成立高级委员会,协调论坛成员国今后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针对俄罗斯近来欲垄断能源,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授权政府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类似组织的价格操纵行为提起诉讼的新议案。俄罗斯外交部立即对该议案予以抨击,称其违反了国际法准则。
美国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有自己能源利益,地缘战略利益,更有支持协助该地区独联体国家摆脱俄罗斯控制,阻止由俄罗斯垄断世界油气的价格及油气管道的走向。该地区集中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产油气区,所以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是俄美能源争霸最重要的地区,该地区的争霸将一直持续下去。“9.11”后美国在该地区处于优势,在协助独联体国家反对派发动的颜色革命方面也取得成功的优势,但目前俄罗斯充分利用手中的油气展开能源外交攻势,不但暂时没有挑战欧佩克的地位,反而利用与这些国家拥有油气资源的共同利益与这些国家结盟,加上该地区独联体国家经济困难,急欲出口能源缓解经济困境。苏联时期建成的油气管道成就了今日俄罗斯能源霸国的地位,也使该地区独联体国家暂时很难摆脱俄罗斯的控制。
俄罗斯经济虽然继续增长,但资金短缺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俄罗斯也需要美国的资金投资油气开发及管道建设。总之,俄美在中东环里海大中亚地区既体现能源争霸的一面,又体现合作的一面。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由该地区能源争霸的结果决定,既决定着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决定着世界地源政治格局的走向。
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及与俄罗斯的合作
美国的能源政策至始至终强调对象国的内部稳定和民主发展,天然气产量前三位国家是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其中,俄罗斯天然气产量6121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1.4%;美国天然气产量524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8.3%;加拿大天然气产量187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6.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的1/4强,达7亿多吨。迄今,每年除自产外,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200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27496亿立方米,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之后,为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消费量达405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4.7%。保存能源是美国主要能源政策之一。俄罗斯特别重视发展与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一方面,亚太地区的能源需求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又是新兴的资本市场,世界地缘战略中心向此转移,该地区聚集了中、美、日等重要国家。
与欧洲市场相比,俄罗斯出口到亚太市场的石油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2004年,俄出口到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石油消费国的原油分别为:美国443.26万吨、日本709.73万吨、中国772.23万吨。其中向日本输出的石油比2003年还略有减少;向中、美输出的石油比2003年虽稍有增加,但显然增幅与需求远不相称。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说,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预计到2020年俄对亚太地区的油气出口在俄油气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3%5%提高至30%25%[3]在未来的15年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占领传统欧洲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向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地区的出口。到2020年前,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的对外出口前景,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太国家将成为主要供应国家。但这一切将取决于俄罗斯的管道进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

在亚太地区成立于1989年的亚太经合组织,是与俄罗斯能源对话的组织之一,集中了该地区近20个国家,中、俄、美、日、加、澳、墨、智等国家都是其成员。此外,日本与俄罗斯都提出了构建能源共同体的设想



[1] 世界的石油天然气贸易[N]. http://homepage.zsedu.net/res/juniorgeo/material/world/036.htm
[2] 世界石油天然气供需现状及趋势[N]. http://www.ebtime.net/html/hy/20077/hy20077ny22165171677.html
[3]俄罗斯将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油气出口[N]. http://news.qq.com/a/20060403/002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