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市场方面,上周五美国股市微幅上涨,不过依然创出两年以来的收盘新高。上周五美国劳工部报告,10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15.1万人,为5个月来首次上升,这一经济数据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持。
而在上周, 11月4日,欧洲央行在其月度管理委员会会议中宣布,维持其所有官方利率不变。欧央行连续第18个月将基准利率(再融资利率)维持在1%不变。除了欧元区外,英国央行也维持利率不变。欧元区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和市场此前的预期基本一致。自09年以来,相比亚洲、南美等新兴国家而言,欧美的经济复苏的步伐进程相对缓慢,因此货币政策并没有如新兴国家那样收紧。像美国还在上周推出6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这些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和股市构成支持。
对于上述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5日在财新峰会上表示,美联储推出的6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国内而言可能是最优选择,但其对全球经济会产生副作用。对于可能的热钱流入中国,他表示,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要加强总量上的对冲。
由于经济回升,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升温,海外热钱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而美联储6000亿量化宽松政策,更多的热钱将流入中国等新兴国家。充裕的资金面,对于年底和明年的股市构成持续的支持,由于物价指数上升趋势,未来央行还将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但这并不会改变资金面的较为充裕的状况和趋势,加息等潜在的政策,不会立即扭转股市的方向。
不仅仅是加息等货币政策难以扭转市场的方向,适当的宏观调控也同样如此。《证券时报》消息,有关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近日完成的对60家大型房企集团调查结果显示,房企资金链明显趋紧,随着市场不断调整,企业贷款逾期现象可能会增加,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监管部门已强制要求房企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在建工程的50%。自国庆前后以来,已经推出两轮针对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地产板块都在消化利空后,保持上升走势,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地产股。我个人认为,地产板块在充分消化利空信息后,也会跟随诸多蓝筹重返升势。
从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以及11月1日发布的PMI(10月PMI数据为54.7%,比9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等数据都印证了经济的回升势头,这样的背景下,周期性行业还将获得持续的动力,如煤炭、有色、钢铁、银行、地产、化工等行业。周期性行业的整体持续走强,对于地产板块也形成支持。此外,从中期而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升温,也利好地产行业。(对于人民币升值,利好弹性最大的是航空和造纸行业,其次是银行地产行业)。
对于大盘而言,周k线上,上周的周k线完全稳定收盘在3000以上,意味着周k线的大型的下降轨道被有效突破。因为,我倾向于认为,在经济回升、资金面充裕、人民币升值预期、海外强势等诸多基本面资金面因素下,以及技术面突破的原因下,大盘年底以及明年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将在3000以上运行。3000为基础,是一个新的行情的起点。3000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增加仓位。
就仓位的策略而言。我自2500站稳后开始转为谨慎看多,此后建议3-4成仓位;大盘突破2700后我转为积极看多,仓位提升到6-7成;而如今大盘周k线稳定在3000以上,后市建议有回调的话,将仓位进一步提升到8-9成,并一直保持这一仓位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8-9成是我建议的最高仓位。我个人从不建议满仓,因为留一些仓位,作为灵活机动之用。我依然重点看好四板块,周期性蓝筹中的煤炭、整合和重组中的军工、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人民币升值主题中的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