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局长.乱收费 到底谁先滚蛋


    

主持.局长.乱收费 到底谁先滚蛋

 

“电波怒汉”万峰在杭州电视台《有话好好说》栏目里一句“不称职就滚蛋”直斥在富阳停车乱收费问题上闪烁其辞、屡问不得要领的富阳发改局物价监督检查分局局长袁高亮,引来一片热议,有叫好的,也有不以为然的。

主持人该不该发这个怒且按下不表,听完“电波怒汉”的冲冠一怒,再看看袁局长前据后恭的表现,人们恐怕对一个问题很有兴趣,那就是“到底谁先滚蛋”——是主持人、局长,还是富阳市的乱收费现象?

从目前情况看,“电波怒汉”的饭碗似乎牢靠得很。他并非第一次作这样的怒吼,也不是头一回面对类似袁局长这样身份、级别的官员,一个成年人,一个职务人,一次如此或许是冲动,是一时之感,屡屡如此,除了感慨、义愤,则理应更多了一点点“五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的底气。在观众看来,这声怒吼是既解气、又冒险的振聋发聩之声,但在万峰本人心中,在有节目生杀予夺大权的电视台幕后工作人员手指间,风险、分寸,想必在刹那间已盘算得清楚。这声怒吼观众爱听,赢得收视率的台方何尝不爱听,让万峰“滚蛋”,怕是舍不得的。

更何况,富阳市只不过是杭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发改局物价检查分局”的局长,不过是县级市下属二级分局的一个主官,套用古代的九品十八级算法,怕是连最低的从九品也够不上,而杭州电视台同样是有头有脸的“官办机构”,级别别说袁局长这个分局,发改局、乃至富阳市,恐怕也只能矮上一头半头,万峰这个主持人当然不是什么官,但好歹也是个“上级特使”,路见不平一声吼,下级只能发发抖,又能奈其如何?

袁局长的宝座,似乎同样是很牢靠的。

在老百姓看来,富阳市停车那叫“乱收费”,在袁局长看来怕是一点也不乱,这收费如何涨的,价目牌为什么没安装到位,他心里多少是有杆秤的,否则也不会上级一说整改,第二天立马就整改到位。至于为何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时而说知,时而说不知,以至于弄到当众被万峰骂“滚蛋”的地步,那大约就是工作需要、组织需要,外加个人需要了。

被骂“不称职”、骂“滚蛋”,固然尴尬、没面子,但总比一时忍不住,说了不该说的话,表了不该表的态,要容易善后得多。从目前情况看,电视镜头前出这么个洋相,检讨是一定要做的(据说已经做了),但恐怕也就仅限于此了,别说这点“小事”不至于让堂堂分局局长被真个官判为“不称职”,要“滚蛋”,无数实例证明,即使真个“不称职”,真个黑纸白字,公开滚蛋,那也是此处不留蛋,自有留蛋处;处处不留蛋,蛋还是干部,长则一两年,短则几个月、甚至几天,他们照样是原级别任用,最多挪个窝而已。

说老实话,老百姓大多是本分人,他们也并不是一定要某个看不顺眼的官“滚蛋”而后快,在他们心目中,真正的、也是很可怜的小小要求,是让扰民的乱收费滚蛋,只要乱收费现象真个杜绝,局长别说是原职留任,哪怕官上加官,他们也不太会多操这份操不了的闲心。从目前的报道看,富阳市有关方面宣称,乱收费的野蛮行为已经停止,缺位的收费价目牌也“将陆续安装到位”,似乎事情将有个大团圆的结局,停车乱收费的“滚蛋”指日可待。

然而停车乱收费现象本身,只是问题的“果”,而问题的“因”——究竟为什么会出台乱收费、乱收费何以无人整治,却迄今没人给交代个子丑寅卯来,富阳方面和袁局长不说,老百姓想问够不着,“电波怒汉”的怒吼,似乎暂时也没打算朝这个方向、这个深度发力。

既然“因”没被挖出来,谁敢断言,等热闹过去,口水晒干,富阳市的停车乱收费这个“果”不会死灰复燃?谁又敢断言,富阳市范围内,或袁局长的发改局物价监督检查分局职权管辖下,不会有这样那样、这里那里,别的该“滚蛋”而未“滚蛋”的乱收费?

直言者遭贬责,自然是最让人愤怒的结局,但倘若结局是“皆大欢喜”——直言的主持人,被斥的领导干部,千夫所指的乱收费,无一“滚蛋”,个个健在,是不是也会让人感到一些说不出的酸涩?

万峰的慷慨直言固然解气,痛快,但这种媒体上的解气、痛快,近年来并非凤毛麟角。这固然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确实有利于政风的改善,和民情的上达,然而必须看到,绝大多数“直言”,或是如此次富阳乱收费事件一样,是上级媒体对下级地方、部门居高临下的审视,或是A地报刊骂B地乱政,B地媒体揭C地疮疤的所谓“异地媒体监督”。

这种“自上而下”、“自远而近”的媒体曝光、揭发、批评,当然有一定的效果和积极意义,但说到底是一种风险小、效果也小的揭发。西汉武帝时有个大臣叫暴胜之,他带着特使的头衔巡察山东郡县吏治,大胆揭露各地、各级官员不法、腐败行为,可谓酣畅淋漓,但回到都城长安,却立马变得谨小慎微,明明看到“巫蛊”大案有很多冤情,也不敢明说。说到底,这种对下级、外地、与自己利害无关的大胆、直言,旁人听了固然痛快,但通常也就只能痛快痛快罢了,指望这样的“单车御史”真个解决根本上、体制上的问题,怕是没那么容易,就算够大胆、够有效、够幸运,“滚蛋”的也不过是个把小官,些须乱政的枝叶,就连这点成果,也随时会有反复,就更不用说动“大鱼”,动乱政的根干了。

说到万峰的“临屏怒吼”,不免让人想起昔日开办之初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想当年这个栏目也常常深入基层,指点江山,吊民问苦,用镜头、色彩和话语,揭露一些地方、一些官员的弊政,反映各地“老百姓自己的声音”。也曾有许多人,对这种坦率、犀利和直言表示钦佩,寄托希望,一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把《焦点访谈》节目组,当成了可以“拦轿喊冤”的“微服御史”。时过境迁,事过境迁,这种借中央级新闻单位的威势居高临下的追问、审视,究竟起到多大效果,人们怕早已看得清楚。“嗓门”大得多、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的《焦点访谈》尚且如此,杭州市台一个主持人的几声怒吼,又能起到多大的效力?

说到底,乱收费也好,官员不作为也罢,从根本上是制度、体制的缺失,治病当治根本,而要治根本,就必须从民主、法治、政改等或对症下药,或固本培元的方向寻良方,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上级、外地媒体的几眼关注,几声不平,或类似评剧《杨三姐告状》中所描写的、某位“青天大老爷”的一时良心发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