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戎 餐桌上都绘满图画的城市
第戎属于勃艮第区,他是科多尔省省会城市,是法国最具吸引力的省会城市之一。历史悠久而又辉煌,这里聚集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典雅建筑,这里美食出众,最富盛名的据说是法国蜗牛,原本想赶往第戎享受美食的,但是,到第戎的时候,晚餐还早着,午餐已经错过了,因为中途我们去了丰特奈的西多会修道院。
修道院自然是十分有名气的,它位于树林茂密的山谷中,丰特奈河流经修道院,一路尽是风景,美不胜收。山谷中的修道院外表看上去很是朴素无华。但是外墙那片红色的爬山虎首先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阳光下,红的耀眼,朝气蓬勃。
修道院离大城市第戎不远,但又远离城市,环境清幽,修道院初建于1118年,法国古老的建筑动辄建于千年前,最初由圣贝尔纳多修建,后被圣路易改为皇家修道院,并给予豁免税收待遇。13到14世纪,是丰特努瓦城的鼎盛时期,有300多修女和修士在此居住,提倡的是节俭和清贫。以及进行禁欲的研究。英法百年战争起,修道院开始衰落。遭受遗弃,曾经十分破败。一段时间,修道院还被改造为造纸厂。20世纪初,里昂的一个财阀买下了修道院,修道院经过了重建复原,使它重新焕发出中世纪的光彩。
这是典型的西多会教团的修道院,西多会的修士们在这里世代居住、劳作,周边很多农田和葡萄园。这里安静、纯朴。修道院非常朴素,没有装饰,它是法国无装饰建筑的代表,它又是一座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建筑群,修道院内有着教堂、餐厅、回廊院、寝室,面包房和炼铁作坊,期间的炼铁作坊又是“欧洲第一座炼铁作坊,”丰特奈修道院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车子进入第戎已经是四点多钟了,晚上还要到里昂住宿,第戎分配的时间不多。但是,对城市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在这里,看到了众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建筑;在这里,感受到艺术是那么地深入生活;在这里,看到了游行的队伍,听到了耳熟能详但又久久疏离了《国际歌》歌声。
著名的公爵宫前面的广场前,布满了餐桌,下午时分,有人在喝咖啡,嘿,这些桌子的桌面上都绘满了人物画,我们不懂其中的含义或者是何方人物,但是,很好看,走了很多地方,在餐桌上绘满人物画还是首次见到。
公爵宫的北面屹有立着建于1220年到1240年之间的圣母院,外立面上有三排怪兽状滴水嘴,高高的屋顶上有一座14世纪的报时钟。报时钟每隔15分钟就会报时一次。这是一件1382年由勇者菲利普从佛兰德带来的战利品。教堂的北侧,是猫头鹰街,小礼堂的外角上的石头猫头鹰据说能给人带来幸福和智慧,于是,经过的人们都要摸摸猫头鹰的头,小小猫头鹰的头呈现出光溜溜的摸样,很可爱。
圣米歇尔教堂是第戎的另一处知名建筑,最初是哥特式,后来,在它的西面有参杂了装饰繁复的文艺复兴式风格,被认为是法国最美丽的建筑。第戎的勃艮第哥特式风格代表作是圣贝尼涅大教堂,建于1300年前后,教堂的地下室内,一些勃艮第当地最具身份的权贵被埋葬在此。
围绕着公爵宫,我们看到了游行队伍,井然有序,前头领导者吹着呜呜祖啦,游行者身穿不同职业服装,代表不同职业,有医生、有工人,游行队伍中唱起了嘹亮的《国际歌》,久违了,大约有N年没有听到如此美妙的歌曲了,尽管法文的歌词咱听不懂,但是,旋律却是那么的熟悉。我们和着一起唱了起来,队伍中的人对着我们的镜头唱的更起劲了,还摆出姿势配合我们的拍照。他们围绕着市中心,就那么一圈圈地游行着,表达着他们的诉求。回来后,我们看电视,法国持续很久的罢工,反对提高退休年龄,也反对萨科奇的行事做派,法国将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提高到62岁,人生是短暂的,退休年龄的提高,意味着人生自由时间和享受生命的时间的缩短,为了自身利益而游行,可以理解。
顺便提一句,看见法国人为反对提高退休年龄而游行,看看中国,女公务员们却在要求和男性同样年龄退休,为了推迟退休年龄而努力,只是因为压力的不同啊。想想我们的公务员们,到了一定级别,退了二线,除了领取工资和奖金以外,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干,彻底的自由。当然要求提高退休年龄了,可以多领取薪水。压力不同自然诉求不同了。
丰特奈的西多会修道院简洁的花园
丰特奈的西多会修道院里圣母哺乳像
游行队伍中唱起了嘹亮的《国际歌》
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游行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