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三则   文 / 涂明炎


春节习俗三则   文 / 涂明炎

农历腊年二十三,民间习俗过小年。新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有除尘迎春的传统。从腊八节开始,一致到除夕,俗称扫尘。民彦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邪神。因“尘”与陈旧的陈是同音,除尘也含有除旧布新之意。
为什么小年前后要扫尘呢?民间认为,腊月是诸神上天的日子。每户人家有正神也有邪神,他们上天,向玉帝禀告人间的大事小事,节能玉帝根据凡人的善恶而赐福降罪。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有个邪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常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人间是个充满罪恶肮脏的世界。一次,邪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听后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下界犯上作乱之事,凡是怒忿天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做记号。玉帝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做有记号的门户,满门抄斩,一个不留。邪神见阴谋得逞,偷偷地下界在每户人家屋檐下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斩尽杀绝。邪神的阴谋被灶神发现了,急忙召集各家的灶神商量对策,其办法是: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各家各户必须来个大扫尘,节能改造哪户不打扫干净,灶神就不进宅。人们遵照灶神的嘱咐,清扫尘埃、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庭院四周全打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夜,王灵官来到人间,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一家人团聚欢乐,美满幸福。王灵官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如实禀告玉帝。玉帝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骗,十分震怒。降旨捉拿邪神,掌嘴三百,节能永拘于天庭,不许下界作恶。
从此,人们为除难消灾,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间,必须扫尘除埃。时间久了,便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如今,腊月大扫除,已不只是为驱邪避灾,祈福降祥了。节能改造而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良好习惯,寄托着人们除旧立新的美好愿望,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新风尚。
团年饭有剩余
除夕做团年饭,往往要多做些,至少吃三天。表示前一年的饭能够吃到后一年,意为年年有余,以此来祈盼来年生活富裕安康,温饱无虞。
有一则有趣的故事,道出了这一习俗的来历。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幼年丧父,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难。年幼的朱元璋当过放牛娃,做过乞丐。有一年除夕夜,朱元璋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什么东西能填饱肚子,节能别说吃团年饭了。讨饭吧,不合时宜,春节去讨饭,自己丢人现眼,别人也讨厌。可看着老母亲挨冻受饿,空着肚子过年,又于心不忍。无奈,他只好拉下脸来当小偷。
除夕夜里,朱元璋摸到一户人家的厨房里,东找西找,找不到一点吃的食物,他节能改造大失所望。一气之下,把人家的一口空锅端了就走。路上边走边想,将这口锅拿到集市上卖了换点米呀面呀什么的,娘俩也好过个爽快年。转念一想,不可,我偷走人家的锅,害得人家无法过好年,岂不是在大年初一遭人咒骂。想罢,他决定将锅送回去,物归原主。这时,猛然看到东方发白,天就要亮了,如果被人发现,强盗好做,贼名难当啊!朱元璋默默地哀求:“老天爷,让天再黑一会吧!再黑一会儿吧!”说来也怪,天果然又黑了一阵子,就这样,朱元璋趁黑将锅完璧归赵了。传说,黎明前的黑暗因此而来。
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后,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除夕夜偷空锅的这段往事,联想到当今还有不少人像他曾经一样贫穷,过年没有下锅米。于是,下令全国上下,所有家庭,除夕团年饭要多做些,至少要吃三天。个中原由,朱元璋的意思是,为乞丐、小偷准备点过大年的食物,也象征大明王朝家家生活好,年年有余粮。
老百姓遵旨照办,“团年饭,有剩余”成了春节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贴福字讨吉利
在我国广大农村和部分城市家庭,过年除贴春联外,还会把一张张大小不等的菱形“福”字贴在大门、家俱上,甚至有意将“福”字倒贴着,以其“福倒”之谐音取“福到”之意。
在汉语词汇里,“福”作为“祸”的对立面,是个吉祥喜庆之词。《韩非子》上说,全寿富贵谓之“福”;《尚书》中把寿、富、康宁、好德、善终称为五福。由此可见,节能人们春节时贴“福”字,是期盼祥和吉利、幸福安康。
贴“福”字的风俗,在民间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最早起自姜太公。传说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去讨封。姜太公说:“你嫁到我家,跟我受穷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他老婆不知道穷神是好还是歹,觉得反正是个神的称号,她就心满意足了。便高高兴兴地问丈夫:“封我为穷神,让我住在哪儿呢?”姜太公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之外,你哪里都可以住。”
人们知道穷神与“福”不可同时存在于一处,节能改造有“福”的地方就不会有穷神出现。自此以后,老百姓过春节都贴“福”字,用以驱赶穷神。
明代,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倡导贴春联,贴“福”字。颁旨全国上下,欢庆新年贴“福”字、元霄节红灯上写“福”字。红乃朱也,在红灯上写“福”字,就把“福”同“朱”联系在一起了,这意味着朱家王朝“福”海无边,“福”满天下。上行下效,迎春接“福”之风盛行于世,老百姓过春节闹元霄也就大贴大写“福”字了。以自成为一种习俗,沿袭至今。